返回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章 独霸西戎(628 B.C.—620B.C.)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身份跟随重耳流浪,备尝险阻艰难,尽知民之情伪。流浪途中,他学习考察了各国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称霸、令尹子文辅佐楚成王治楚图强、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治秦的成功经验。(都做了认真笔记。)回国后,在晋文公、晋襄公两代长期担任三军元帅,性格刚直,多谋善断,指挥城濮之战和崤之战,均获得压倒性胜利,为晋文公、襄公父子两代霸业打下了强硬的军事基础。晋文公生前常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先大将军。”
    先轸的生前杰作,漂亮的“崤之战”,首次利用山地复杂地形战胜敌军,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首个著名的大规模伏击歼灭战。先轸在此战役中,暗中设伏,利用险阻,一改从前 “君子不困人于厄,不以阻隘”(宋襄公语)的刻板方式,开创了战争诈谋化的先河。从此,“兵不厌诈”的新思想,日渐取代了传统的“奥林匹克”、堂堂正正的打法,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战争技术。
    先轸还是个高明的战略家——他所极力主张和发动的这次崤之战,对于扼制秦人东出,打击秦人势焰,保持晋人霸权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秦人从此在一百多年的春秋时代余下的时间里,沉沦下去。
    但这场漂亮的崤山歼灭战,也有个别古人埋怨,说它破坏了晋秦联盟,使晋国处于与秦楚两面作战的地位,乃战略上的失误。然而,秦晋两只恐龙争霸中原是迟早的事情,甚至韩原大战时已经在预演,我们不能要求晋国坐视秦师驰骋过境,而一味以退让来维持同床异梦。能者多劳,两线作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先轸崤之战的决策,得大于失。)
    当时,先轸一口唾沫,使晋襄公也大惭,后悔了,吩咐晋大夫“阳处父”追赶三帅回来。
    阳处父追到黄河边上,三名秦国战犯已逃上渡船啦。阳处父打算诱他们。他把拉车的左马解下,对船上喊:“喂——,寡君叫我送马匹给你们呢,骑着马回国走啊,快回来——拿上马再走吧——喂——哎——。”
    可是三个秦将早是惊弓之鸟,哪里肯信,支吾了几句,开船逃走了事。
    虽然没追回来,阳处父还是很有脑子的,是典型的圆滑善变的晋国人,后面还有他的故事。
    这时,秦穆公正在西边大发其愁呢。他的三军精锐全部在崤山升天,心中又急又闷,寝食俱废。后来听说三位大帅金蝉脱壳,龙归大海了,秦穆公方才泣极而喜。左右管刑罚的官儿请求以丧军辱师罪杀掉三帅。秦穆公说:“咱们秦国的这一筐土豆,扒拉来扒拉去,就这么仨好的了,杀了还找谁去啊?”  
    秦穆公老爷子穿着素服(白的)弓着腰迎于郊外,在大河边哭道:“饿,嬴任好,违背蹇叔劝谏,以至于二三子受辱于前敌,都是饿的罪啊。‘大风有隧,贪人败类’,是我贪心太大,害了你们。饿不能因为谁长了个针眼就掩盖他的大德,孟明啊,你继续当总司令吧,我不撤你。”有情有义的话使听者无不动容。秦穆公全面承担了战败的责任,对孟明俞加礼敬。孟明本来战战兢兢,准备“就戮于秦”,看见秦穆公对自己信任有加,感愧万分,惟图报效。
    次年,总司令孟明带着他的两个旧军长,以四百乘兵车伐晋,欲雪崤山之耻。秦晋这一对“之好”的国家,现在实在没法好了。
    晋襄公任命先且居(先轸之子)为大将、赵衰为副,率一军迎秦兵于境上。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也是牛人,他不给晋军以犹豫胆怯的机会(晋兵人少),借助前次胜利的余勇,使劲煽火,采取主动出击战术,硬碰硬地去迎击秦军。晋国猛将“狼覃”曾经被先轸降过职,满肚子闹意见,此时临阵,他率少量从属猛轰秦军,直至战死于阵前。当时的战场范围不大,晋国人全看见了,大受鼓舞,一拥而上,秦师不能敌,大败而归。晋国人把这次失败的秦军戏称为“拜赐之师”。拜赐是对孟明的嘲讽,孟明当年逃跑的时候,曾在黄河船上说过:“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如果我能侥幸活下来,三年以后“答谢”你们晋国啊,意思是要讨伐你们晋国。结果这次答谢又是大败而回,把甲械等好东西都丢给了晋人。好像专程是跑来给晋国人送了一回礼似的。
    (另外,狼覃以前不受先轸赏识,他原本是晋襄公的车右(保镖),非常勇猛,却不知什么原因被先轸换下去了,换上了续简伯。而国君的车右,是一个非常光荣的职位,他遂深觉没面子。此次临阵,他奋勇独冲,以战死来向国君和战友证实自己的骁勇。狼覃有情绪却不作乱,而是在战场上用勇武捍卫了自己的名誉,被《左传》作者称为君子。佩服!)
    当年冬日,晋三军元帅先且居又汇同宋、陈、郑三国之师攻入秦境,取其江、彭二邑而还。至此,晋襄公三败秦师,实现了晋国神汉卜偃所预言的“一击三伤”。
    秦国常败将军孟明这回急眼了,散尽家财,抚恤阵亡将士家属,每日操练军队,以忠义砥砺秦人。所谓哀兵必胜,第三年头上,年迈的秦穆公亲率三军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孟明下令焚毁全部渡船,像项羽那样表示背水一战,誓死克敌。秦军逐次跃进突击,攻破王官(今山西闻喜西)。晋军避其锋芒,不敢贸然出战,等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