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唯我独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1章第二次希土战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设立南线司令部,任命里费特?拜莱上校为司令。在确认了战线司令的职权范围后,又规定两个战线都由总参谋长指挥,从而使大国民议会政fu对各地武装力量的指挥形式由号令式的领导转变为制度上的统辖。为正规军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之后,安卡拉政fu于1920年底,开始组建新的土耳其国民军。大批青年响应政fu号召,应征入伍。大战后的退伍军人也纷纷归队。伊斯迈特的原部下特曼?斯姆那则率领1万多人脱离了伊斯坦布尔政权,参加了国民军。为了加强大国民议会政fu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凯末尔决意收编各地的游击组织,大部分游击队自愿加入了正规军。

    1921年1月10日,土耳其国内的局势扑朔迷离,苏丹王政fu和革命党政fu并存,中华帝国在土耳其国内的这两个政fu之间的态度问题上有些变化,为了确保中华帝国在土耳其的核心利益不受影响。不可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中华帝国除了保持跟苏丹政fu的关系之外,也开始接触土耳其革命武装领导人。

    通过跟凯末尔的接触,凯末尔和土耳其革命政fu认为中华帝国不可以得罪。而且想要夺取彻底打败苏丹王政fu必须要得到中华帝国的支持和默许,因此革命党政fu积极跟中华帝国联系,并承诺将来革命党政fu统治土耳其后,依然保持跟中华帝国的关系不变,中华帝国在土耳其的利益不受侵犯。

    在得到土耳其革命党的保证后。中华帝国决定给他们些甜枣吃,除了向土耳其苏丹王政fu军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外,还秘密向土耳其国民革命军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飞机、坦克、大炮和机枪。将土耳其革命军武装了起来。

    有了这些先进武器装备,对于土耳其革命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尽管苏丹王政fu也听到了一些这方面的消息,对此表示担忧。但此时土耳其的状况是两个政fu团需要结一致对外,抗击希腊侵略军是第一要务,因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后,伊斯迈特率领的西线部队在厄斯基色希尔西面伊诺努村附近的一个山谷中与希军遭遇,双方发生激战。刚刚组建的土耳其国民军虽然只有1.5万人,但他们表现了较高的士气和战斗力,加上第一批先进武器装备从塞浦路斯紧急运送至他们的手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他们充分利用了地形方面的优势给希军以有力打击。

    希军虽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在狭窄的谷地难以展开,无法施展长处,伤亡颇大,只得在入夜以后悄悄地向布尔萨方面撤退。

    此次战斗又被称为“第1次伊诺努之战”,它是希腊人在土耳其遭受的第1次军事失利,同时又是希土战争的转折点。

    土耳其在战场上的胜利,也震动了协约国各国,它们开始认识到土耳其民族政fu的武装力量不可轻视,于是决定在2月份召开由希、土双方参加的伦敦会议,希图通过谈判,使土耳其接受“现状”。

    但伦敦会谈终因中华帝国的干涉,并且给土耳其撑腰而告破裂,协约国集团一无所获,反而因为邀请大国民议会代表参加会议而在客观上承认了安卡拉革命政fu。

    伦敦会议后,英国怂恿希腊继续向安纳托利亚进军。此时,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暴病身亡,希腊国王康斯坦丁在大选中重新上台。

    在对土政策上,他比维尼泽洛斯更主张诉诸武力,同时协约国也想得到克里特岛,意图阻止希腊将克里特岛交给中华帝国。

    1921年3月23日,英法两国表面上跟中华帝国达成了妥协,但是暗中的小动作不断,不敢公开向希腊出口武器装备,但却暗中指使两国的军火公司向希腊走私。希腊军队得到英法的暗中支持,在安抚住中华帝国不干涉的情况下,一支装备有4万支新式步枪、3700挺机枪、114门火炮及配备马克4型坦克300辆、雷诺ft17坦克180辆,和1200名骑兵的希腊精锐军队从布尔萨和乌沙克分南、北两路向土军防线发起进攻。

    西线的土军在经过中华帝国方面的短时间的装备补充之后,已经拥有2.4万支m战车还未交货)。

    虽然土军人员和军备仍然处于相对劣势,但土军的骑兵的数量却比希军多3倍。在土耳其国土上,道路并不发达,不适合机械化作战,因此希军尽管坦克多,但却没有骑兵有优势。

    战线司令伊斯迈特在战役一开始就把防守重点放在北路,而司令部就设在上次的交战地伊诺努村。

    27日,进至伊诺努的希军向土军阵地发起猛攻。希军欲雪第1次伊诺努战役之耻,因此作战十分英勇。开战之后不久,即迫使土军的中路和右翼离阵撤退。然而,土军似乎更为顽强,在以后的时间里。土军稳住阵脚,组织反冲击。在土军的反击面前,希军的攻势渐渐失去锐气,最后不得不撤退。

    30日,希军在得到援军之后又发起了一次进攻。但又遇到土军同样顽强的抵抗。此战,土军右翼不仅守住了阵地,还将希军的左翼击溃,并使之后撤。

    恰值此际。从安卡拉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