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唯我独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6章 博多登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防空的重要性已经凸显。中华帝国作为世界第一航空强国,居安思危,对防空准备自然也要求严格起来。

    作为航母战斗群的防空护卫舰,24艘被改装的重巡洋舰的主炮、副炮,三级和四级火炮全部换装成240毫米以下的速射炮系统,高平两用。其中廓式152毫米副炮系统全部拆除,改装成炮塔式双联装50倍伸127毫米高平两用速射炮,三级火炮和四级火炮分别改装为88毫米55倍伸和47毫米60倍伸的高射炮,另外配备大量的2型高射机枪。

    以思涵号重巡洋舰(英国一级巡洋舰勇士号)为例,改装前其标准排水量为13550吨,航速23.5节,6x9.2寸炮,4x7.5寸炮,26x3磅炮,3x18寸鱼雷。改装后,标准排水量达到14520吨,航速24.5节,2座双联装240毫米45倍伸主炮(速射型,最大仰角40度),4座双联装127毫米50倍伸副炮(高平两用速射炮),8座双联装88毫米55倍伸高射炮,8座双联装47毫米60倍伸高射炮,40挺m2型12.7毫米高射重机枪,3具21英寸鱼雷发射管,安装有声纳阵列和2套反潜抛射器。

    可以说,改装后的思涵号重巡洋舰已经变成一艘拥有强大的防空火力的巡洋舰,帝国官方称其为舰队防空巡洋舰,但海军习惯了叫她重巡洋舰。

    其他23艘重巡洋舰的改装基本上都跟思涵号重巡洋舰差不多,区别是俄国血统的重巡洋舰装甲厚,速度相对慢些,英国血统的重巡洋舰装甲薄,速度相对快些。

    航母战斗群的轻巡洋舰使用的都是风仙级,在风仙级原有火力基础上增加大量的防空速射炮,考虑到风仙级轻巡洋舰的排水量,在不影响航速的情况下,增加了六座双联装47毫米60倍伸高射炮和20挺m2高射重机枪。

    护航驱猎舰采用暴雨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两座双联装47毫米60倍伸高射炮和2高射重机枪,其他武器装备保持不变。

    航母战斗群的潜艇全部为性能强悍的唐级潜艇,不过海军部并未将潜艇真正划给航母战斗群管辖,依然归潜舰队统一调遣,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借调给航母战斗群指挥。

    中华帝国海军组建6个航母战斗群一事并未公开,官方主导下的主流媒体依然将战列舰是海上主宰力量进行大幅度报道,刻意不谈及航母战斗群,淡化航母对海战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一直拖拖拉拉的对日作战计划终于浮出水面。中华帝国在琉球宫古岛模拟了十几次大规模登陆演习,最终确定了最有效的登陆作战方案。而海军舰队也获得了北洋兵器重工专门研制的装有延时爆炸引信的新式炮弹,作为海军对登陆部队的火力支援时使用。

    光华十四年六月五日,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在对马岛、福江群岛集结了18万军队,包括中华帝国陆军第六军,海军陆战第一师、第三师,朝鲜皇协军第一军、第二军,其中朝鲜皇协军十万人。

    之所以派出朝鲜皇协军参战,是因为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知道倭**队在九州部署了5个师团的主力,另外还有不计其数协防部队。总参谋部认为日军的抵抗肯定非常激烈,因此登陆作战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于是有官员便建议让朝鲜皇协军去当炮灰。

    在登陆战役打响前,中华帝国方面放出很多假消息,以便迷惑日军的判断,使其无法知道中华帝**真正在何处实施登陆。

    可能的登陆地点超过了十几个,迫使日军的防御兵力分散在各个假登陆地点。

    最终,中华帝**对日作战指挥部选择在福冈县博多港实施登陆。

    在博多的主要登陆进攻开始前7天,朝鲜皇协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在中华帝国3个航母战斗群和二十多艘主力战舰的强大炮火掩护下,在距离博多港500公里外的熊本港实施登陆作战,很快将日军三个师团的兵力吸引了过去。

    与此同时,中华帝**联合中央情报局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派出一组特战队到博多进行秘密侦查。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李小军率领,在港口入口的妙见山登陆,在这里他们将情报发回给指挥部。

    早在登陆前的几个月里,中央情报局特工已经渗透至该地区,并从当地居民的口中,收集到了关于博多湾的潮汐、淤泥滩、海堤及敌人防御工事的情报。

    特工和特战队执行的任务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巨大贡献是重开在能鼓岛上的灯塔,该岛位于博多湾中央,是关键航道的指示灯,为随后中华帝**展开登陆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日军发现中华帝**的情报人员已进入该地区后,他们派出了100多个步兵实施了一次扫荡,李小军和特战队员们在一艘舢板上架起机关枪和狙击枪,击沉了前来进攻的日军小艇。作为报复,日军杀死了50多名曾帮助中华帝国特工的日本平民。

    由于中华帝国准备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在登陆战役之前,一系列的训练及试验在琉球宫古岛的地形上进行,积累了大量的登陆作战经验。

    在登陆部队接近时,数艘中华帝国海军的巡洋舰及驱猎舰使用舰炮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