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康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卷 第十一章 流花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靖康五年七月,世祖高皇帝下旨,合并三省,还六部事权。

    长达十年的政事改革,自此始也!

    ——《世祖本纪》

    进入七月,朝廷连下几道谕旨:

    同知枢密院事何栗进知枢密院事;宣招河东路大总管、神卫军团都指挥使王禀进京,出任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都承旨张浚签书枢密院事,枢密院一正两副三位长官就齐了。

    初九日下达旨意,合并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为新尚书省,门下中书两省原任官员,或履新职,或等待新的任命!圣旨中申明,还六部事权,由于兵部早已并入枢密院,只剩下吏、礼、工、刑、户五部,再成立一个商部,管辖全国通商事宜!

    十一日,大封功臣:冠军大将军封郡公,怀化大将军韩世忠封开国公,捧日军团都指挥使岳飞封开国公,天武军团都指挥使种无伤封开国公,王禀、曲端、刘琦封开国县公。以下立功人员,各有封赏。

    吴阶为统兵大将军,封郡公众望所归;岳飞本就是开国侯,封开国公也在情理之中;年仅二十四岁的种无伤,出尽了风头,屡立大功,开国公当之无愧,国人比之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而韩世忠一跃而为开国公,国人多有微辞,军方大将却并没有不同声音。

    事情办的很圆满,总算是皆大欢喜。

    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李纲,闭门养病;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张邦昌南下江宁府,筹备大学事宜;京城主事的只剩下两名副职,尚书左丞赵鼎和尚书右丞秦桧!

    一大摊子事情要处理,尚书省少了两名宰相,赵鼎为人刚直,得罪人还行,做事就不大灵光了;千金重担压在秦桧一个人身上,忙得蚂蚁似的,大恨分身乏术啊!

    安抚官员,调整人事,还要处理日常事物,短短十几日,秦桧整整瘦了一圈,东方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除了努力做事,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帮助恩相!

    进午饭的时候,看四下无人,东方英嘟囔着:“赵相公也是的,家里一堆事情撂下不管,还有心跟着陛下去看什么新武器试射,这算什么事嘛!”

    秦桧靠在子椅里闭目休息,却也没睡着,懒懒地说道:“不要如此讲话,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管别人的事情!况且,那边的事情也不是小事呢!”

    马上又要做事了,东方英取来一个湿毛巾,递给秦桧:“相公,擦把脸吧!”

    秦桧一边擦脸,一边想着下午该做的事情!忽觉心头一颤,全身发冷,似乎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了!

    秦桧的感觉不错,当天差不多同一时间,在汴梁南部二十里的流花桥,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早上,赵桓带着四位执政,由一千名殿前班直护卫,至城南盘龙山,军器署的武器实验场,观看第二代火枪的试射!

    其实,早在威远大将军炮成功试射前,第一代火枪就出来了!

    第一代火枪,枪管由生铁打造,枪管口径为五至六分,长两尺七寸,枪管固定在木柄之上,火绳点火,装铁弹或石弹,射程四十步!每一次发射,必须用火折子点燃火绳,才能射击,;而装填弹药的时候,需要先装填爆炸药、再添铁弹。铁弹前装,需要用木榔头敲击送弹棍,才能将铁弹送下,完成一次射击!这样一来,射击速度很慢,一刻钟最多可完成二十次射击!威力有限,射程短,射速也不理想,不但赵桓不满意,就是军方也不买帐呢!

    所以,第一代火枪没有列装部队,只成为一件标志而已!

    第二代火枪又能怎样,谁心中都没底,军器署的东西,失败是正常的,经过无数失败锤炼的研究人员和朝廷要员,早都习惯了!

    站在射击队伍两丈远的地方,赵桓问道:“距离枪靶有六十步?”

    陈规笑着回奏:“陛下圣明,正好六十步呢!”

    射程提高了三成,射速呢?

    “臣请旨,是否可以开始了?”

    赵桓点头示意可以开始,负责现场指挥的军官高声喊道:“装药!”

    射手们动作麻利,将爆炸药装进枪管。

    “装弹!”

    射手们将一小团黑糊糊的东西装进枪管,竟不用送弹棍,也不用木榔头,这是为何?

    陈规小声解释着:“此次使用浸蘸过油脂的麻布,包着弹丸,装入枪膛。弹丸可以自动滑下,而且本次试射的弹丸采用铅弹,铅弹柔软,更容易装填!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射击准备时间,还可以密闭枪膛,增加射击的速度,所以,射程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呢!”

    赵桓频频点头,看着前面的射手,心中亦在赞叹:宋强是个程序设计员,不懂什么冶炼、枪械知识,除了给他们一些方向性的指导,具体的工作都要他们来做!现在看来,他们做得很好,非常好呢!

    “射击!”

    火折子将火绳点燃,只听一阵枪声,六十步外的靶子发出脆响,应该被打漏了吧!

    几名士兵拿着靶子跑过来,送陛下御览!靶子上有一个明显的小窟窿,看来,正中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