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叶广苓中篇作品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梦也何曾至谢桥 二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后我常和父亲到桥儿胡同谢家去。谢家院里东房三间已经盖起来了,一抹青
灰的小厦房,由六儿住着。树上的枣也给了,微小而丑陋,个个儿像是没长大就红
了,急着赶着要去办什么事情似的。

    我很快熟悉了我的角色,父亲之所以把他的隐秘毫无保留地袒露给我,是对我
的信任,他把我当成了出门幌子,当成了障眼法。他带着我出去,我母亲能不放心
吗!其实我母亲很傻,她就没想到我和父亲是穿一条裤子的,我早已被父亲所收买,
成了他的死党。父亲收买我的条件也很低廉,几个糖豆大酸枣就封住了我的嘴。这
使我从小就相信: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到谢家去的次数多了,慢慢的,我对他们的情况也多少有了些了解,谢家当家
的叫谢子安,死了有些年头了。听说活着的时候做得一手好针线,是宫里内务府广
储司衣作的裁缝匠。广储司衣作是司下属七作之一,七作是染、铜、银、绣、衣、
花、皮,应承着皇宫内部和主要宗室的衣物首饰。慈禧时期衣作最繁盛,有匠役三
百余人;到了溥仪的小朝廷,承职的也有二三十。我们家瓜尔佳母亲穿的蟒纹四爪
命妇朝服,就是出自广储司的衣作。据我母亲说,谢子安本人是个很活络的人,聪
明而善解人意。凭着别人不能比的手艺,他时常走动于大宅门之间,受到了宅门里
夫人、小姐们的欢迎和喜爱。请谢子安做衣服的人都是有根有底的人家,图的是他
做工的精致,名气大。当然,人们也不乏有想了解一点乾清门里的服装流向,诸如
逊了位的皇上每天穿西装还是穿马褂,皇后衣服上的缘子兴的是什么花样等等。随
同谢子安出入大宅门的还有他的妻子,一个被大家称为谢娘的美丽小媳妇。谢子安
之所以带着媳妇,是为了跟女眷打交道方便,避嫌。有做不过来的活计,谢娘也搭
着手做。我父亲出门常穿的兜边镶着刚钻的外国缎一字襟坎肩和二蓝宁春绸央抱,
就是出自谢娘之手。相比之下,谢娘和家里的母亲们似乎更熟,往来也更密切。

    是皇上被赶出紫禁城的前一年,宫里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天阴欲雪,北风正紧,溥仪的贴身太监伺候溥仪起床。因为变天,
要将贴里的小衣换作绒布小褂。太监将衣服在烘炉上烤热了,将小褂趁热恭进,为
缩在被窝里的溥仪穿上。溥仪将手伸进袖筒,被什么蜇了一样,呀的一声,猛然坐
起。抽出胳膊一看,胳膊上已经划出了长长的一道血印儿。太监吓得立即翻检衣服,
发现衣服的袖口别着一根缝衣针。这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搁溥仪这儿就成了了
不得的大事。生性多疑的溥仪说这是有人刻意要谋害他,责令追查,严加惩办。追
查的结果,就追到了裁缝谢子安的身上。算溥仅开思,没要了谢子安的命,就这也
受到鞭打一百,枷号一个月的惩罚。时值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天气,身受重伤的
谢子安,在大牢里羞愤交加,没出十天就咽了气。

    谢娘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为了生计,照旧走动于大宅门之间,揽些针线活。毕
竟不如她丈夫手艺精湛,所承接的活计便渐渐有限;又因为丈夫横死,有人将此视
为不吉,对她也就冷淡了许多。她所能走动的人家,到最后也就剩下东城的两三家,
我们家是其中之一。

    我母亲们的衣服都是由谢娘承包的,谢娘给我的母亲们做活就住在我们家后园
的小屋里,有时一住能住半年,因为我母亲们要做的衣服实在太多。谢娘很懂得大
宅门的规矩,在我们家做衣服的时候从来不出后园一步,也不跟我们家的男人招讪,
低眉敛目,只是一人飞针走线。谁瞅着这个小媳妇都觉得怪可怜的,我母亲问过她
有没有再往前走的想法,谢娘直摇头,眼圈也红了说,太太您再别替我往这儿想了,
那死鬼才走,坟上的土还没干呢。我母亲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后来,谢娘到我们家来的次数逐渐减少,慢慢的竟变得杳无音信了。母亲们说,
多半是嫁了人,一个年轻小媳妇,怎能长期守着?能寻个人家儿终归是好事,没人
再来做衣服就没人吧………

    我跟父亲到谢家的时候谢娘已经不是什么小媳妇了,从相貌上看,她比我母亲
还显老。我想父亲之所以肯和她亲近,愿意到桥儿胡同来,大概图的就是谢娘的温
馨可人,图的就是类似虾米皮炸酱这种小门小户的小日子,这种氛围是大宅门的爷
儿们渴望享受又难以享受到的。已经拥有三个妻子、十四个子女的父亲,还要将精
力偷偷摸摸地倾泄在桥儿胡同这座小院里,倾泄在并不出色的谢娘和她那拧种般的
儿子身上,究竟为了什么,这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在金家什么心不操的父亲,在谢
家却成了事无巨细都要管的当家人,连桌上的座钟打点不准,他都要认真给予纠正。
我看着他在谢家的窗台下,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地帮着谢娘和泥、搪炉子,谢娘亲见
地替他摘掉脖颈上的头发,我就想,这人是我阿玛吗?是金家大院里那个威严肃整
的阿玛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