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敲打庆忌一下。让他知道楚国对吴国近来动向并非一无所知。不料吴人一口咬定宝物尽皆被夫差焚尽。夫差已死。他能与何人对质?庆忌破城时。王城中曾燃起大火乃是事实。至于到底烧了什么。便是曾攻入王城地吴军也所知有限。更遑论普通姑苏居民了。他既不能否认姑苏王城曾经燃起大火地事实。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楚人的宝物并未随火焚尽。便不能撕破了脸皮向庆忌质询。
庆忌喟然长叹。对不能归还楚人宝物一事极尽惋惜与沉痛。屈端无言以对。忽想起自己的另一件使命。那便是奉楚王之命。接回被阖闾掳回楚国为人质地那上百名权贵。说起这些人。楚王固然迫切希望他们能早些回去。为此他启程前王太后还曾召见过他。但是如今执掌权柄的费无忌却不希望这些权贵们回去。打乱他的政治部署。因此也曾向屈端面授机宜。
屈端本是投靠了费无忌才飞黄腾达。因此自然对他地话奉行不渝。可是楚王和费无忌最关心的那笔庞大财富如今被庆忌一把火给烧没了。他便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这些被关押在姑苏城中楚国权贵们身上。楚国这笔糊涂债。欠债者父子都已经死了。如果没有真凭实据。楚国还真不能把庆忌怎么样。说不定那些权贵们知道些什么内幕消息。不管如何总得先见他们一面。如果掌握了证握。才好向庆忌发难。
想至此处。屈端沉住了气。说道:“我王满心喜悦。期盼屈端能圆满而归。不想……不想竟是如此局面。唉!我王必定失望的很。此非大王之过。大王也不必过于不安。屈端此来吴国。第二件事。便是想接迎我楚国被掳走地世卿公族。不知如今他们身在何处?屈端想见见他们。并请大王费心安排他们归国之事。”
“ 此事不难!”庆忌一口答应。说道:“楚国被掳权贵共计一百三十四人。路途上、以及到达姑苏在关押期间病死三人。如今现有一百三十一名公卿大夫。因城中瘟疫横行。他们数百人居住在一起。十分地危险。寡人现已安排他们在姑苏山下兵营中暂住。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要比在城中找一处大宅居住安全的多。”
屈端吃了一惊。失声道:“如今姑苏城中正行瘟疫么?”
庆忌一拍王座。恨声道:“是啊。围城期间。城中死了不少人。尤其那夫差屠门灭族时。为了震慑人心。不许掩埋亡者尸首。却将他们悬于竿头示众。天气炎热。腐臭难闻。如今形成疫气。城中已经死了不少人。”
疫病那可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大事。一旦瘟疫横行。能治好者屈指可数。只能在死亡中挨日子。等那疫气过了时令气候自己消失。那简直是一场无法抵抗的屠戳。屈端一听暗暗叫苦。这趟吴国来地实在不是时候。他恨不得马上便拔腿逃出姑苏城去。
英淘在一旁安慰道:“贵使放心。为贵使安排的馆驿内。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人生病。在姑苏城中。是除了王宫外极安全地一处所在了。”
英淘下首。坐地是赤忠。英淘话音未落。赤忠便是一阵咳嗽。咳得面红耳赤声嘶力竭。英淘和他右首边的人便悄悄地往旁边挪了挪。好像怕他的唾沫星子溅到自己面前似地。
赤忠咳完了。喘息着向屈端热情地道:“屈大夫放心。你是吴国贵客。我王不会亏待了大夫。那处院落是我亲自带人去安排了的。必定清净安全。待出了王宫。鄙人引领贵使前去。”
屈端心惊肉跳地问道:“不知这位大夫高姓大名?”
“鄙人乃吴国司寇赤忠。咳咳咳……。见笑了。近日……近日偶感风寒。无甚大碍。”
屈端一听好像被厉鬼勾住了魂魄。哪肯随他前去。忙不迭对庆忌道:“大王。我王牵挂现仍羁留于吴国的世卿公族诸人。屈端忝为王臣。理应为君分忧。既然我楚国公卿现住于姑苏山下。屈端理应前往探视看顾。与他们同甘共苦。城中馆驿屈端便不去住了。就在姑苏山下为屈端安排个所在便是了。”
赤忠一听忙道:“咳咳咳……。既如此。那赤忠便陪屈大夫去姑苏山下便是了。”
蔡义笑道:“赤忠将军染了风寒。还是回府好生歇息吧。屈大夫是下官与相国大人迎来。便由我们再送往姑苏山下方是道理。”
屈端一听。不禁感激地向他一瞥。
姑苏山下军营中。羁留于吴国地楚国权贵们暂时便住在这里。他们如今地身份已不是楚囚。而是楚国贵客。所以并不限制自由。但是他们移居城外不久。便听说姑苏城中起了瘟疫。以致这里也变得紧张起来。虽然衣食无忧。但是行动便也受了许多约束。
吴王庆忌对他们倒是十分照顾。为防不测。早早派了宫中医士来这里看顾他们。每日熬煮防疫药物让他们服下。那草药汤子也不知用了哪些药草。不吃时还好些。一旦服下。胃里使如翻江倒海一般。这些锦衣玉食的老大人们捏着鼻子灌下去。过不多久便上吐下泻。他们一个个原本红光满面大腹便便。现如今一个个脸色苍白削瘦了许多。
可这药汤子喝下去。他们心里便踏实了许多。若不然不断听说城中今天死了几人。明天谁家全都倒了。总是心惊肉跳睡不塌实。尤其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