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生断裂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音乐神童与少年作曲家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音乐神童与少年作曲家
    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正在对重庆进行狂轰烂炸的时候,一个
新生命降临了,这是1940年8月22日。在用竹子搭起的临时医院里,孕妇躺卧在病床上,
痛苦地等待着那个令人喜悦的时刻。不巧得很,当医生前去用餐时,不想胎儿连着衣包
从母体里突然一起自动滚了出来……粘糊糊的“羊水”,糊住了胎儿的眼睛、鼻子和小
嘴。婴儿被窒息着,生命垂危……
    婴儿的父亲飞快地跑去把医生请来。医生及时抢救,解开了衣包……婴儿终于发出
了第一声极亮的啼哭……
    婴儿的父亲叫施复亮,母亲叫钟复光。孩子又正好出生在重庆的南山脚下。因此父
母决定为孩子起名叫施光南。
    光南的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分别于1926年和1927年出生的,大他十三
四岁。晚来得子,复亮夫妇极为欣喜。但当时的生活环境实在太艰苦恶劣,什么育儿条
件都没有。复光只好一边工作,一边自己给孩子喂奶。奶水不够,便用米粉煮米糊喂孩
子。光南在妈妈的怀抱里,在不时得蹲防空洞逃避敌机的空袭轰炸和饥饿中,开始了他
艰辛苦难的人生历程。
    钟复光在重庆任中兴信托公司子弟学校校长时,四岁的光南便跟着进学校上小学一
年级。
    他机灵,聪明,极有音乐天赋。
    儿子拿着纸和笔出门去玩。
    “你在外头干什么呀?”儿子回家时,妈妈问道。
    “我写歌曲哩。”儿子回答,一边嘟嘟哒哒地哼着,他手里的纸上,记满了音乐简
谱……
    “谁教你的?”
    “自己编的。”
    有一天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唱一支法国民歌《三只老虎》:“三只老虎,三只老
虎……”
    不想,小光南在座位上接着老师唱道:“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饭,要吃饭!”
    这一唱,把小同学们闹得哄堂大笑……
    三年级时,他跟着妈妈去参加当时的进步组织妇女新生活运动委员会举办的一次儿
童歌咏比赛。
    “你也来唱支歌,好吗?”知道小光南有音乐天才的学校教导主任对小光南说。
    “好的。”五岁的光南爽快地答应了。
    小光南沉思了一会儿,大胆熟练地唱出了一首他自己编写的儿歌:
    花儿小,花儿好,花儿好美丽……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鸟儿叫了……
    “不好,不好。”小光南唱了一半,停住了,“‘了’字太多了……”他即兴进行
了修改:
    春天来了,
    桃花开开,
    黄莺在树上叫。
    ……
    “完了吗?”妈妈问。
    “还有。”儿子回答。
    它们快活,
    我也快活,
    大家都快活……
    小光南居然获得了二等奖。
    奖品是一只漂亮的小木马。
    五岁的光南十分喜爱这只小木马,天天晚上抱着它睡觉……
    他做起梦来……他坐着长出翅膀的小木马起飞了……
    他骑着他心爱的“小木马”,跟着父母亲“飞”到上海。因为担心孩子出去门外乱
跑会惹麻烦,会暴露地下工作目标,父亲把他锁在小小的房间里。他只好安心地在家里
读书,看画报,自编自唱歌曲……
    他跟随父母“飞”到爸爸的故乡金华……
    他跟随父母“飞”到北京。
    解放了。他骑着那只会飞的“小木马”,继续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他独自一个人跑
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去,毛遂自荐,请求扮演“三毛”的角色;
    他开始自己编写“小说”,还自己为“小说”画插图;
    他在学校里的美术小组中十分活跃,他的石膏像写生画,颇受同学们赞赏;
    他是小合唱团演员,还不时去参加演出,甚至还到电台去演唱过;
    他在家属院子里组织了一个“小剧团”,自己编写“剧本”,给小朋友们分配各种
角色,在自己家里的客厅里“正式演出”,有时还表演变魔术:
    强烈的音乐爱好,一直伴着施光南成长的年月。父亲施复亮是个京剧迷,时不时爱
哼几句京腔。受其影响,儿子也开始对京剧入迷了。他还爱学河北梆子,北京大鼓等地
方戏曲。到步入中学时代,他便把其他的那些广泛的爱好通通收藏了起来,把精力放到
了音乐上去……他满脑子里都是旋律……他到外面马路上或公园里游玩,抬头凝望着蓝
天白云,便是一首歌,一支曲子;他凝望着电线上停歇着的几只小鸟,脑子里便出现了
一串五线谱,随口就哼出一支歌来……
    他到处搜集唱片,搬来了电唱机,反复地听……
    他到书店里、到图书馆、到同学朋友家里,见歌本就买,就借,就要……
    他从诗歌选集中、民谣选集中挑选各种诗歌作为歌词,自己谱曲,配曲……他开始
大量创作各种各样的歌曲……
    施光南在北京圆明园旧址的北京第101中学读书。学生会发现他在音乐方面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