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短篇纪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志愿军赴朝决策经过(青石)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险棋一招彪炳千秋——志愿军赴朝决策经过

    青石

    1950年9月15日,朝鲜战局突变。在美军上将麦克阿瑟指挥下,美军共7万多人,在500架飞机、260艘军舰的配合下,于仁川登陆,包抄朝鲜人民军后路。9月16日,洛东江前线美韩军共10个师大举反攻。

    从美军在仁川登陆的第二天,当美国陆战队开始推进到汉江南岸,而美国飞机完全控制了朝鲜的制空权时,斯大林沉不住气了。他一面下令国防部长紧急制定一项出动苏联空军去保卫平壤的计划,一面致电金日成,强调美国人在仁川的登陆目的在于切断北朝鲜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与北朝鲜后方的联系,朝鲜有必要迅速从南方撤出4个师,在汉城以北和以东建立防线。考虑到人民军主力正在对釜山发动新一轮攻势,苏联驻平壤的大使和军事顾问没有认真贯彻斯大林的上述指示。

    9月25日,汉城陷落,釜山的进攻战也告失败,美军已开始大举北边。越过三八线的人民军主力几乎损失了所有坦克、大炮,部队缺少弹药和燃料,几乎没有补充,面临被围歼的严重危险。带着斯大林的撤走命令刚刚到达朝鲜不久的苏联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化名马特维耶夫的苏共特别代表团团长明确认为,必须立即向中国人请求帮助,至少应当请中国朋友派遣1500名以上的司机到朝鲜来帮助运送武器弹药和军队。

    斯大林这回相信战争不能再打下去了。27日,他召集了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指示外交人民委员部责成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立即寻找机会与美国国务院代表接触,寻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办法。同时要苏联军事顾问全力组织北朝鲜人民军的撤退工作,但斯大林特别申明,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不要让一个在朝鲜的苏联顾问被俘。当然,斯大林认为请中国人到朝鲜去是必要的。只是,他在给马特维耶夫的电报中强调,在向金日成建议请中国朋友派遣司机时,切记“不要提莫斯科”。

    28日,金日成召集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讨论实现莫斯科提议的具体办法。但会议最终认定,由于大部分人民军主力未能撤回来,在汉城陷落后己无法阻止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了;一旦美军越过三八线,剩余的人民军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抵抗,北朝鲜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因此,政治局领导人一致同意向苏联和中国要求直接的军事援助。显然,提出这种请求是令人沮丧的。因为金日成想用自己的力量统一国家。

    10月1日凌晨2时50分,斯大林收到了苏联大使转来的金日成的正式求援信。信中恳切地请求斯大林给予直接的军事援助。“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时,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组织国际志愿部队,给我们的斗争以军事援助。”

    拿到金日成的求援信仅仅不过10分钟,斯大林就口授了他给苏联驻北京大使的电报,要求他尽快转告毛泽东或周恩来:“朝鲜同志的情况变得令人绝望。”“根据眼下的形势,你们如果认为能用部队给朝鲜人以帮助,那么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师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当然,仍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为了表现出他纯粹是为了他人着想,丝毫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他写道:“关于此事,我没有也不打算透露给我们的朝鲜朋友,但我相信,当他们得到这一消息时,无疑会感到高兴。”

    当这封电报送到毛泽东手中时,金日成的特使朴宪永也带着求援信到了中南海。毛泽东临时召集书记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毛泽东的态度很明确:这件事要管;不管,美国侵略者将更猖獗,无论对朝鲜,对中国,对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谁都清楚,就要冒风险。这个风险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成了会议争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战局不仅显示出美国军队在装备及火力上拥有巨大优势,而且表明它在指挥和战术上也不可小视。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缴获敌人五花八门的各种装备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否就能够达到歼灭和驱逐美国人的目的呢?根据周恩来列举的数字,可知美国一个军仅70毫米以上口径的大炮就有1000多门,同时还有坦克近500辆,而解放军平均一个军才有这样的大炮36门,东北边防军一个军最多也只有290门,况且还没有坦克。再加上美军拥有制空权,解放军的第一批空军最快也要到1951年2月才能有300多架飞机可以投入作战。在装备及火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条件下贸然投入对美作战,是否有利呢?

    其次,在经过了多年战争之后,人民刚刚得到和平和稳定,国家刚刚开始进入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建设时期。出兵朝鲜,对美作战,不能不考虑美国向中国宣战的严重可能性,如果在朝鲜作战不能很快取得胜利,即使仅仅形成两军相持的局面,美国必定会变本加厉地实施对中国大陆的空中打击和海上进犯,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严重破坏中国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并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