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界反贪大案系列——惩治国家首脑贪污记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手握权杖廿五年,终因腐败坠深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罗共第一书记。自1969年罗共十大后,齐奥塞斯库把党内元老们尽数排挤出中央委员会,先后解除斯托伊卡的中央书记、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1971年,伊利埃斯库因反对齐奥塞斯库提出的“文化革命纲领”而遭公开点名批评,并被解除中央书记的职务;1971年,又几次与齐奥塞斯库意见不同,屡次遭贬,从县委第一书记、全国水利委员会主席被贬为技术出版社社长。1974年齐奥塞斯库亲自主持修宪,改行总统制,并亲任总统,拥有了直接颁布法律和任免政府成员的广泛权力;同年又解除中央书记、部长会议主席毛雷尔、外长科尔内留·曼内斯库的职务。此后,齐奥塞斯库的职衔是罗共中央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主席、民主与团结阵线主席、全国劳动人民委员会主席等几乎所有的最高级职务。所有单位都高悬其画像,高呼万岁,歌功颂德是家常便饭。

    早在7O年代后期,人们对齐奥塞斯库的不满之状已露萌芽。1977年乌哈发生3万工人大罢工,1979年罗劳动者自由工会建立。齐奥塞斯库此时在政治上打击异己,任人唯亲,在社会上大量使用安全部队警察和情报人员,试图对人民实行高压统治。1978年,罗马尼亚还颁布法令,授予警察特别权力,调查“图谋犯罪的证据”,结果所有机关、单位凡抨击、背后议论齐奥塞斯库者必遭逮捕,一切言论都被监控,人民处于恐慌之中。1982年,曾有著名的40多名知识分子联名上书齐奥塞斯库事件,要求其与社会公开对话,实行经济改革,并罗列罗马尼亚现状中死气沉沉、贪污腐化等阻碍社会发展的弊端。1984年,一批高级军官发起“反齐奥塞斯库运动”。1987年8月,罗共中央委员一特尔古穆列什市一家罐头厂领导人基拉利,致函齐奥塞斯库,力陈当前局面之危急,提醒齐奥塞斯库不要听信谗言,不要远离群众。1987年11月,罗马尼亚第

    二大城市布拉索夫工人发动罢工,抗议削减工资和建立“农工中心”齐奥塞斯库不但没有深入反省、妥善解决,反而说这是危险的“无政府主义”行动,并出动军警、坦克,使用催泪瓦斯,逮捕领导人。1988年,独立工会的积极分子在布拉索夫工厂张贴散发反抗传单,又遭镇压。1989年3月,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发布了罗马尼亚6名罗共重要领导人联名致齐奥塞斯库的公开信,反响很大,这6名领导人是前罗共领导人之一廉·帕尔伏列斯库、前罗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格·阿波斯托尔、前政府第一副总理亚·伯尔拉德亚努。前外交部长科·曼内斯库、前驻美和联合国大使、党报总编西·布鲁坎、前外交部长格·勒恰努。这封公开信列举政治、经济、法律、民族、外交等诸方面形势的危机,指出不改革现状,罗马尼亚人民将被世界抛向最落后的角落。此信一发,西方世界立刻声援,并通过外交渠道和手段,纷纷对罗马尼亚施加压力,美国、欧共体、法国、英国、瑞士、联邦德国分别采用谴责、断交、批评、搁置合作等方法要求罗马尼亚改善国内人权状况、改革国内体制。苏联、波兰、匈牙利等华约国家纷纷载文讥讽罗马尼亚的混乱,幸灾乐祸。作为回应,罗马尼亚当局逮捕了将公开信送交自由欧洲广播电台记者的西·布鲁坎,后又软禁联名者,此外还拘禁了格·勒恰努的儿子—时任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长米·勒恰努,指责他从1974年起沦为外国谍报机关的情报人员。

    1989年9月,罗马尼亚国内反对派组织了“全国拯救阵线”,呼吁全国人民行动起来,结束齐奥塞斯库政权,明确指出:“只有一条路可以避免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和流血事件,那就是齐奥塞斯库下台”,齐奥塞斯库及其家族的执政使“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使政治生活降为“神秘主义和偶像崇拜”。1989年10月5日,齐奥塞斯库访苏,戈尔巴乔夫委婉劝说其注意国内局势,改革才是出路。可惜说者有意,听者无心。11月20日罗共14大上齐奥塞斯库断然宣布罗共不应成为“改革党”。在这个老化无知的脑袋里,苏联、波兰、匈牙利的改革是离经叛道,是修正主义,而罗马尼亚绝不动摇。事实上这反映出老齐奥塞斯库此时的心态,恐惧改革,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剥夺,越是害怕越想阻止改革,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暴力手段亦不在话下。

    灭亡之路

    1989年12月,动乱反抗的导火索终于点燃了,这就是罗马尼亚边境重镇蒂米什瓦拉发生了骚乱。匈牙利族神父特凯什·拉斯特,是维护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匈牙利族利益的持不同政见者。公开发表过反对当局的言论,当局遂对其百般刁难,解除其职务,令其迁出公宅,引起教徒及匈牙利政府的抗议。1989年12月15日,2OO名教徒聚众保护拉斯特免受迁居之辱。12月16日晚,数百名市民在教堂四周结队,反对强制搬迁。人群中呼喊出“打倒齐奥塞斯库”的口号,抗议活动迅速扩大为数千人的反政府大游行。游行者上街,砸毁齐奥塞斯库画像、雕像,与军警发生冲突。警方被迫使用高压消防水龙将队伍驱散,一些人被捕,很多人受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