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对着他的后颈开了枪,他向前倒下了。”他还作证说,在阿基诺倒下后。他又听到一声枪响,这一枪可能是打死加尔曼的。“我看到一个穿着菲律宾航空公司工人制服的人倒下了,这个人当时在客机舷梯外面。当我离开现场时,我还听到一阵乱枪声。我回到停车场,跑到办公室里躲了起来。”。
巴塞罗纳是声称目击阿基诺遇刺全过程的第一个证人。他的证言是可信的。他的律师公布了他于1985年6月11日写给一位亲友的信,信中说:他迟迟没有法庭揭露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是因为害怕他的家庭会遭遇不幸,招来杀身之祸。“可是我的良心总是不得安宁……我甚至做梦还见到了开枪的情景,我被恶梦惊醒,浑身是汗。”法庭认为马塞罗纳的证词真实可信。
第三是现场录音经过辨别,取得了重要证据。1988年3月,应邀到菲律宾辨别声音的日本声纹专家铃木松美博士,听了日本TBS电视台记者录下的在马尼拉国际机场暗杀阿基诺现场的录音磁带。经过分析,也证实暗杀阿基诺的凶手是士兵。
经过长达3年的调查审理,199O年9月菲律宾法院判处空军准将卢瑟·库斯托迪奥和其他15名军官无期徒刑。马科斯是这一暗杀事件的幕后策划人。
与此同时,背井离乡的马科斯夫妇为他们的腐败遭到了应得的报应。他们在世界舆论的同声指责中度日如年,如坐针毡。过惯了被一群人前呼后拥的生活的马科斯夫妇倍感凄凉和苦闷。他的亲友一个个作鸟兽散,纷纷离他而去。
马科斯夫妇有国不能归。1986年3月17日,菲律宾吊销了他们全家的护照,断了他们的归国之路。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明确表示,除非马科斯公开接受对他提出的侵吞和贪污国家财产的指控,退还大量非法所得,否则对他的回国问题不予考虑。
1986年12月,马科斯的妹妹病死,菲政府不让马科斯回国参加葬礼。1988年5月4日,马科斯95岁的生母病逝,马科斯闻讯后坚决要求回国奔丧,并扬言要偷乘飞机回国。菲政府以“基于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一考虑,不许马科斯此时回国。”
1989年9月28日,马科斯凄凉地死在夏威夷。他留下遗言。要把他的尸体运回菲律宾安葬。
马科斯去世后,阿基诺政府一直不允许将他的灵柩运回国内。拉莫斯总统虽然允许自己的表兄(即马科斯总统)魂归故里,但拒绝将其安葬在马尼拉的英雄陵园。
进入9O年代后,菲律宾政府为了获取马科斯在国外的存款,同意伊梅尔达回国。菲廉政法院1993年以贪污罪、腐败罪、判处伊梅尔达入狱9至12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剥夺伊梅尔达对马科斯存款的继承权。伊梅尔达随后几年不断上诉,加上菲律宾司法程序漏洞百出,这位前第一夫人才幸免入狱。
菲律宾政府追讨存款工作进度缓慢,存款的归属问题是一大障碍。菲政府、马科斯家人及马科斯执政时期的一万多名受害者都声称应当拥有马科斯存款。1994年,美国夏威夷一家法院裁定,一万多名受害者应获19亿美元赔偿,瑞士不得将马科斯存款移交给菲律宾。次年8月,瑞士苏黎士州立法院判决将马科斯存在该国两家银行的4.75亿美元归还菲律宾政府,美国法院立即作出裁决,要求瑞士把这笔钱交给美国,作为一万多名受害者的赔偿金。
1997年,一家得到授权追讨马科斯黄金的美国公司提出诉讼,称马科斯在7O年代“盗窃”了一名菲律宾寻宝者找到的一尊金佛,金佛里装满二战中日寇搜刮但未能带走的大量珠宝钻石,因此要求赔偿22O亿美元。马科斯家族对此矢口否认。为达成一项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案,菲政府、马科斯家人和受害者三方经过几次协调,均各执己见,不欢而散。
1997年12月,追讨马科斯存款工作终于出现转机。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将1亿美元移交给菲律宾政府,1998年1月份又决定将5.4亿美元全数移交,前提有三:一是伊梅尔达必须在公正的审判中被证明有罪;二是菲政府必须及时向瑞士通报对一万多名受害者的处理情况;三是这笔钱进入菲律宾后,必须首先存在一家与政府和马科斯家族都没有关系的第三方银行,等国会和最高法院作出决定后再分配这笔存款。
在这种情况下,伊梅尔达是否有罪再次成为问题的焦点。同时,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菲律宾经济出现困难,政府也很想尽快拿回这笔资金补充外汇储备。1998年1月底,菲律宾最高法院第三法庭宣布维持1993年的判决,以腐败罪判处伊梅尔达入狱9~12年。
1998年正好是菲律宾的大选年。法庭的判决公布之后,正在假释之中的伊梅尔达宣布竞选总统,并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突然表示,除了即将移交的5.4亿美元之外,马科斯至少还有8亿美元的存款。如果当选总统,她将把这笔钱散发给穷苦百姓。
这是马科斯家族首次承认其存款比政府已经发现的要多得多。分析家认为,虽然这是伊梅尔达在大选前拉拢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