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强大攻势的间隙中,发现阻击任务已完成,便请求上级兰茨军团,允许放弃哈尔科夫,撤离该地。兰茨司令部却以希特勒禁止任何撤退为由,不予同意。而遭到阻击的苏军己发誓要消灭这支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开始在豪塞尔的第二装甲军(由武装党卫队这三个师组成的)背部集结军队,准备完成对豪塞尔军的包围。豪塞尔知道危机已迫在眉睫,再不撤离,这支在东、西两线举足轻重的王牌部队,将被消灭在哈尔科夫。2月15日12点20分,豪塞尔在接到陆军总司令部再次传达希特勒不许放弃哈尔科夫的命令后,自作主张,毅然撤离了这个被死神笼罩的哈尔科夫城。结果,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也是德军中最优秀的一支部队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从而使曼斯坦因陆军元帅在夏季的反攻变为可能。
一年后,德军在苏联土地上展开的最后一次强大反攻失败后,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再次“阻止了一种新的斯大林格勒局面的出现。”
1944年1月,苏联红军在切尔卡瑟包围了两个德国军,随即又在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包围了一个完整的德国装甲军团。然而,令希特勒庆幸的是,身陷切尔卡瑟包围困的德国军队中,有一个武装党卫队的精锐师——武装党卫队“维京”师,而且,这个师的师长就是军事精华论专家施坦因纳。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少尉,这次又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军事精华论的典范战例。身陷重围的“维系”师临危不乱,派出多股突击队,配合“维京”师主力和陆军的正面突围,很快打开了缺口,拯救了这两个德国军。
同样,在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的包围圈中,有一个武装党卫队最精锐的装甲军——豪塞尔的武装党卫队第二装甲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令苏军头痛并发誓要消灭掉的豪塞尔军,又一次以其顽强的斗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显示了武装党卫队王牌部队的不同凡响。第二装甲军在突围战斗中,似一柄锋利无比的尖刀,很快在卡缅捏茨一波多尔斯基包围圈上割开了一个缺口,并掩护整个德国装甲军团冲出包围后,才最后撤离。豪塞尔军这次成功的突围,为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防线保留了一支主力部队。
切尔卡瑟和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突围战,又给武装党卫队赢得很高的评价:
党卫队部队战斗的结果有时获得辉煌胜利,有时取得微不足道的成果,或是完全没有取得成绩。但是,不论每次具体作战行动胜负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遏制住了敌方的挺进。
然而,武装党卫队王牌部队在军事上的胜利,却掩盖不了它已经被打得焦头烂额的现实。“维京”师在切尔卡瑟突围时,丢失全部坦克、全部装备和一半人员。而早在1943年,这些王牌师的三分之一人员,就已长眠在苏联地下。不过,武装党卫队王牌师所蒙受的沉重损失,也说明一个问题:如果这种损失加在任何一支陆军头上,这支陆军肯定早已一蹶不振,更不可能在切尔卡瑟和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的突围战中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尽管如此,武装党卫队“黑色辉煌”背后的阴影,还是严重影响了它的士气和德国人的心态。连年征战,武装党卫队人员大量损失,趾高气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一连串沉重打击下,武装党卫队减员高达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兵员补充日益困难,就连兵员补充专家柏格尔也黔驴技穷。各地兵源补充处办公室的每份新报告都证实,德国人被关于这些部队的野蛮作战方式和惨重的流血伤亡吓坏了,不再有参加曾让他们引以为骄傲的部队的积极性。这种状态在1944年下半年时,就更严重了。仅在6月22日至11月19日之间,武装党卫队就损失一干二百三十九名各级领袖和三万五千三百七十七名队员,其中死亡一万三干零三十七名。在这些遭受损失的各师中,最惨的当属“骷髅”师,该师在这年11月15日的一份报告中,对该师蒙受损失的情况和灾难性后果进行了叙述:
战斗迄今所受的损失,已消耗作战部队的主要领袖和副领袖这些骨干力量将近(达到)百分之六十。副领袖这一层严重缺乏,产生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一支训练有素的、有经验的副领袖和组长均已丧失殆尽的连队,是不可能展开进攻的。叫它担任防守是靠不住的,因为它缺少主心骨。现在,师里有的连长已经站在自己的阵地前面不知如何判断情况了。
物资装备的消耗大大超过补给,大批坦克因得不到及时维修而成为一堆废铁,坦克的数量跌到只相当于战前一半的水平。武装党卫队元气大伤,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部队内部又发生了蜕变。昔口支撑着武装党卫队的精神支柱和对元首的信仰,在1943年前后已濒临坍塌。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和武装党卫队杀人如麻的昭彰劣迹,德国的广大青年,以及那些曾羡慕、追随这支部队的外籍青年,开始对“黑色军团”由敬慕、向往转为厌恶躲避。一时间,武装党卫队设在各国、各地的征兵办公室一片冷清,武装党卫队只好强行征兵,兵员质量一落千丈。1944年10月1日,在一场令武装党卫队崩溃的战役中,它失去了三十二万人。
武装党卫队、尤其是它的王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