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色军团——希姆莱与党卫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惨无人道地屠杀战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陆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命令:为了在战斗行动以外保存德军的有生力量,搜索地雷和消除布雷区均应由俄国俘虏执行,对德军埋设的地官亦应按此办理。

    在大、小弗洛亚村这一地区,几十名俘虏被编成密集队形,被赶进一个被希特勒分子布满地雷的区域达四天之久,每天都有一些俘虏被炸得粉身碎骨。伴随着硝烟冲天而起的是战俘们被炸得残缺不全的肢体,有许多血淋淋的上下肢和内脏挂在了附近的树上,令人目不忍睹。

    1942年12月23日,在别尔季切夫发生了保安警察和党卫队保安勤务处“特别处置”重伤战俘的事件。党卫队突击队长兼刑事首席书记弗里获·克诺普是行刑者之一。12月23日,副长官兼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的卡尔巴赫前来视察这里的勤务处和隶屑于勤务处的劳教营。这座劳教营自1942年10月底以来关押了七十八名苏军战俘。这七十八名战俘全是重伤员,有些人缺了双腿,有些人丢了双臂,有的人只有一条腿或一只胳膊,只有少数人四肢完整。但由于其他部位受伤也虚弱不堪,什么劳动也干不了。这些战俘的来源及根由无论是当地勤务处或外勤处都无法说明,也没有任何有关这批战俘在苏维埃时期进行共产主义活动的材料,如此持久地拖延使德国人觉得这批俘虏对劳教营来说是一个负担。党卫队一级突击队长卡尔巴赫在23日视察劳教营时命令,将在此间因死亡而剩下的六十八至七十名战俘在当天加以“待别处置”。为此目的,卡尔巴赫从党卫队保安勤务处调来一辆卡车,交由党卫队突击队长弗里茨从党卫队保安勤务处调来一辆卡车,交由党卫队突击队长弗里茨·克诺普使用。克诺普立即安排党卫队三级小队副帕尔、党卫队组长黑塞尔巴赫和党卫队突击队员福尔普雷希特连同司饥舍费尔执行克诺普使用。克诺普立即安排党卫队三级小队副帕尔、党卫队组长黑塞尔巴赫和党卫队突击队员福尔普雷希特连同司饥舍费尔执行“特别处置”命令。除司机舍费尔外,奉命枪毙战俘虏的三个人,都曾在基辅参加过对数干人的大规模处决行动,因此对于处决俘虏可说是行家里手。党卫队突击队长弗里茨·克诺普根据帕尔的指示,第一批选择了全是截除下肢的战俘。他们将战俘拉到预先挖好的大坑前,法西斯分子福尔普雷希特用冲锋枪完成了对第一批十八名战俘的枪决。第二批是肢体较为完整的二十八名受伤体弱战俘,这次由克诺普用08手枪执行枪决。当坑里刚刚呐过四枪,四个战俘被处决后,被押的其余二十四名战俘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们乘警戒的法西斯刽子手帕尔和福尔普雷希特不备,从车厢跳下,夺下了枪,击毙了刽子手并掩护战俘们四散逃跑。在交战中,又有两名战俘被警觉的党卫队员打死,其他战俘则利用近处重机枪阵地的交通壕和单人掩体,迅速逃匿。战俘抢枪逃跑,给党卫队造成了极大的恐慌。第二批二十八名犯人中,除四名在坑里被枪毙、两名逃跑时被击毙外,其余二十二名全部逃走。事件发生后,法西斯党徒四处搜捕,但毫无结果,12月25日,在同一地点,二十名剩下的战俘被“特别处置”。作为报复措施,德国士兵立即在周围村镇对所有获释战俘进行审查,了解他们在苏维埃时期的政治活动,并从这些人中逮捕了二十名积极分子和共产党员,他们紧接着就被“特别处置”,被枪杀于前边二十名战俘被杀的同一坟坑中。战俘处指挥官为此特别重申,对所有逃跑的战俘可不加警告予以击毙。

    除了美、英、法、苏等国家的战俘在法酉斯战俘营受尽了残酷折磨外,其他民主国家的战俘在不幸落入法西斯刽子手及其帮凶之手后所遭受的巨大苦难也是用语言难以描绘的。德国军队明确规定了对待战斗部队的原则:“凡因公开参加与反对德国国防军的战斗而被俘者,经过审讯后都予以枪毙。”而1944年6月5日这一天的一件罪行使许多农民深探地认识到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残忍。这一天,希特勒匪徒从南斯拉夫自由军团和斯洛文尼亚游击队俘获了两名士兵,把他们带到了拉佐里。剑子手们在那里用刺刀扎他们的脸,挖掉他们的眼睛,然后问他们还能不能看见他们的铁托同志,接着又把农民召集到那里,当着农民的面把这两个人的头砍了下来,并把头颅放在一张桌子上……

    法西斯刽子手的罪行只能用极为概括的形式在这里作一下叙述,而在那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惨无人道的战争中,刽子手们的罪行可说是罄竹难书的。四、魔鬼的舞蹈——集体大屠杀

    十组大屠杀镜头,“把不驯服的人统统枪毙”“基辅行动”整整屠杀两天,法西斯首次使用“毒气车”杀人。

    屠杀的对象有科学家、艺术家、老人、妇女、儿童和成年男子,白骨累累的一个又一个万人坑,一个个村庄被毁掉,一座座城市被踏平,特别行动队战绩:在东欧屠杀二百多万人。

    为了建立希特勒的新秩序,为了灭绝犹太人,为了彻底摧毁被占区人民的反抗意志,德国人对被占领区的人民实行了血腥大屠杀。这场残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即使在今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仍使人们感到阴森森、凄惨惨,心有余悸,倒抽冷气。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