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过西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雅鲁藏布流经的地方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落实了,各地纷纷重建寺院,多吉扎寺又忙着搞修复——又一个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现在多吉扎寺只有二三十位僧人,但多种经营搞得好,购置了榨油机压面机和渡船等为群众服务,就是仅有一人过江也要为之摆渡;每年还为当地百姓们免费运送化肥。所以多吉扎寺就成了自治区的先进集体。

    多吉扎寺在昌果谷口西侧,与它相对的东方的山恰成了两扇敞开的大门。两面山坡各有两位全副武装的天王把守。它们刻于何时,为何人所刻均不得而知。我们所见到的,是新近又被人在原型上重新刻过。两山之间谷口正中有一小石山,当地人说,这是昌果的门闩。

    这扇向我们打开的门真是意味深长。

    强巴次仁是这群考古工作者中的一个。在这片遗址尚未正式发掘前,他又把我们带到了这里。我们来的这一天恰好也是太阳偏西时分。在这片沙化严重的空旷之地,我们像贪心的老大那样把那些先人们精心打制的大大小小的砍斫器、刮削器、带有明显剥制痕迹的石块石片,装满了每一个口袋。我们欢天喜地地东张西望,迫不及待地用手创沙坑,选择那些带有各种绳纹的夹砂陶片。强巴次仁看了,挖苦我们说,你们怎么不知使用石器呢?茅塞顿开,我们手持先人使用过的石器来发掘那一时代。

    昌果沟的发现是巨大的。不仅有至少这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专家们初步分析它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谷地另一处发现的冶炼遗址,发现经高温烧灼过的焦土和结成琉璃之物;还有沿江石壁上新发现的动物岩画。其风格与藏北与全藏游牧民族所为的岩画大致相同;在同一片石壁上,还有藏传佛教内容的摩崖石刻和六字真言。谷地里还有古墓发现。谷口则是宁玛派那座有名的多吉扎寺。

    昌果沟浓缩了西藏历史几千年。昌果乡的百姓也热衷于古老传统。至今每逢年节,男子们还跳一种甩辫子的腰鼓舞,据说那是一千二百多年前修建桑耶寺时传下来的。共有八种舞,每种十八段,表现内容有区别,例如其中一种表现动物的,大象漫游、乌鸦跳跃,野牛踱步等。每逢藏历年初五初六初七表演。地区举办文化节时也去会演。为了表演这种腰鼓舞。男子们特意保留了长辫子。

    除此,这个乡还保留了赛歌传统。与邻乡赛歌一唱七天七夜不重复,一共唱了五百四十首。领歌者六十岁的次仁老人跳起舞来像个孩童。

    我们在这个文化山谷流连忘返,暮色降临时才匆匆搭上一个手扶拖拉机赶往渡口。铺满砾石的滩地险些把我们的五脏六腑都颠了出来。赶到渡口时,已是夜色深沉。古道热肠的昌果人一直在船边等着我们。寂静的江面上随即响起了发动机的鸣响。月光下的江面如梦似幻,清明的月曾经照耀过那些制作石器和陶器的人,在岩壁上作画的人和那些安息在古墓中的人。那些人已经作古,我们还活着。

    那一时代的遗物被发现了,那一时代的某些工艺其实仍然存活于民间。从对于制陶村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这一点。在某篇文章中我看到人们把这种工艺说成是原始时代的活化石,如果不作为贬义的话,我想是这样的。

    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有个有名的扎囊山沟。扎囊沟内素有手工业传统。城镇乡村中的编织、金属、雕刻、漆绘各类手工业作坊遍布,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制陶村名叫赞域。

    赞域坐落在沟内一侧开阔的洪积扇上,一漫坡平顶的藏式石头房。周遭山色橙红,砾石遍地,不宜耕作。也是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方式,这个小村庄就靠山吃山,以制陶为业。全村六十四户人家,制陶专业户就有五十七户。其余七户大都为单身家庭,务农或打工,也偶尔雇人来家做做陶器。这村庄的其它财产也紧密环绕制陶这一主题:仅有农田四百亩;牲畜一千二百头,是驮运陶器的毛驴、提供酥油的奶牛和作为肉食皮毛来源的羊子。

    赞域的制陶传统至少源自新石器时代末期,而且似乎自此就没有中断过。

    《扎囊县文物志》记载,经考古工作者测量的这一遗址规模,大约有二十五万平方米。村人不晓年代,只依稀记得一个古老传说:一位名叫波丹那的神仙老人传授了这一手艺。并且令村人自豪的是,这是赞域人的专利,外人学不去。集体化时期公社曾组织四个生产队的社员学做陶,从赞域请来携带着全套工具的师傅。会了操作也成了型,但烧制失败。大家就说是风水问题。看来赞域制陶将长久地独此一家了。

    我们在白玛旺杰家参观并拍摄了整个工艺流程,印证了文物志中关于赞域制陶技术是原始时代保存至今的活标本的结论。一切原料和工具都取自本地:去往返为一天路程的山上取陶土。在取土现场粗粗筛一遍,用毛驴驮回家院。经过又一遍细筛,细粉留作口沿等细部处理,粗土掺少量水和成泥坯,堆放在实心的坚硬泥模上,用旋轮加工成型。是手脚并用,用右脚的拇指作动力转动旅轮,双手以简单木制工具随形捏制。成型的陶器晾晒后,以“亚拉”红土上色,又以烟火烘焙,再搬到院外的窑里最后烧制。

    燃料是事先准备好的草皮和牛粪。在夏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