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石做的。七十年代曾有青海人在此开水晶矿。才多还记得那矿上有个“秦科长”。在说到秦科长的时候,牧人的神态透露出惯常的迷茫,像讲一个传说。
才多还说起前年这儿来了些白色小车,听说那些人爬上格拉丹冬,并插上了旗子。可是牧民们用望远镜把山头前后左右都看遍了,也没看见有什么旗子——才多讲了这番话,仍像讲一个神话。
刚过完藏历年不久,才多的帐篷内壁上用面糊画了很多吉祥符。其中有一只很醒目的羊子,跟加林山石画的画技风格相仿。其简约、稚拙,如果是刻在某个山洞里,大家肯定说它出自先民之手。太妙啦!导演当即决定明晨来拍这顶帐篷。当然,以后才多跟人家讲起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传奇人物。
才多的儿子,十八岁的次仁诺布只认识三十个藏文字母,但他有幸在区上看过一次电影。小他三岁的弟弟才仁尼美,就没见过电影的模样。才多记得很清楚,才仁尼美出生那年,水晶矿上放过一回电影。说来又是十五年过去啦。
这两兄弟显然发育不好,哥哥也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我怀疑他们是否把年龄记错了。在草原深处,你若贸然问起某人年龄,他会搔搔脑袋,向周围的人发问:“是呀,我多大岁数了呢?”这一家还有一个女孩,当远远看见我们一行走来,便躲了起来一直没露面。才多说,小姑娘怕羞。
告别时,次仁诺布把两截水晶石送给他们的县长。水晶石小指般大小,又有杂质,不太好。听说藏北因为年轻,许多金矿、玉石和水晶都是矿苗状态,正在生长。这就奇了,矿藏又不是庄稼和牧草。关于这个问题,拉萨有位地质工程师曾尽量通俗地向我作了解释,仍是懵懵懂懂。
才多家是我所见到的住得最高的一家。无论自然怎样苛待它的子民,人却照样依恋自然,难离难弃。人类在只要有可能生存的地方都试探着生存下去。实在不可以生存的地方,南极、北极、第三极的珠穆朗玛,人都要去走上一走,插一面国旗象征占领。
格拉丹冬虽然壮美,却非久留之地。住了三天就拔营开路。
“最美的是雀莫山夕照。”我向摄制组建议。沉浸于红海中的雀莫山的那个傍晚,深深铭刻于记忆中,至今仍能感觉到那种辉煌的宗教感。摄制组临时改变路线,决定去格拉丹冬正北约一百公里的雀莫山。
刚刚领略了雄性的格拉丹冬,大家立即为雀莫山的柔和之美所动。遗憾的是雀莫山却再也不肯第二次展示它的特别风采。它仿佛惟摔了,褐色山脊上深刻着纵向皱褶。灰白的云块时常遮住山巅,山顶有斑斑残雪;雀莫湖不再碧波荡漾,坚冰的湖面开裂着成千上万条深深的缝隙——藏北大自然千变万化,绝美的风景可能永不重复。
想要以影视手段多少重现一番藏北风貌,非踏破铁鞋、花费三年五载工夫不可。上一年我所见到的令人销魂的景致,后来摄制组居然一次也没碰到。
当地百姓称冰雪唐古拉山脉为“嘎尔山”(即白色山),格拉丹冬是嘎尔主峰;称嘎尔以北一带土红的山脉为“玛尔山”(即红色山),雀莫山是玛尔主峰。牧民认为嘎尔格拉丹冬与玛尔雀莫山是一对夫妻。他们南北遥遥相望。雀莫山是这一方司管野兽的主人。猎人们在此地打猎前,要向雀莫山敬酥油茶:用无名指蘸茶水连弹三下。行猎后再留下些猎物作祭献。牧民的牛羊病了,也要转雀莫山,祈祷求助。
牧民们只在夏季来此短期游牧。因为雀寞山一带太贫瘠。海拔虽比格拉丹冬周围低,但缺乏那里的小气候。雀莫湖边大平原叫“雀莫多桑钦”——多石头的大坝子。牧草疏落,地衣遍布。这些地衣苔藓的名字翻成汉语是“鸟的奶渣”和“牛舔之草堆”。一到夏天,平坝子竞相生长起拇指粗的野葱。其时宰杀的羊子和野驴,其肉浸透了野葱味。
雀莫山前有十来座藏北少见的沙丘。一座座小山似的细细绒绒的沙粒不知从何而来,并且它们还在悄悄移动。要把哪一座作为标记可就糟了:到明年它又不知移向何方。在沙丘群的一侧,有一副完整的牛骨架。牛头向着雀莫山方向,木质驮鞍委弃一旁。也许它曾是某个驮盐队中不幸的一员,因饥渴劳累倒毙路旁。狼来过了,乌鸦来过了,最后只留下疹人的白骨,表达着无限的情绪,天苍苍,野茫茫,几位男子汉屈膝跪在它的身旁,完成了一组造型。晚风阵阵袭来,人们久久地沉默无语,早就拍完了照还不起身。
四个月前第一次路过雀莫山时,就在这平坝子上意外地发现了一只黑颜色的狼。我们打伤了这只狼,但又让它逃掉了。黑色狼极少见,危害性最大,因为它酷似牧羊犬,一般牲畜和野兽都不很介意,等狼逼近时再奔逃已经太迟了。这次同杰巴讲起了那次遭遇战。杰巴曾在这一带住了很久,对当地情形了如指掌。他证实说,雀莫山一带有两只黑狼,四只灰狼。离开雀莫山那一天,我们又碰上了一只灰狼。离得不过几米远,几管枪同时击发,竟没能打中!那老奸巨猾的狼起初还假装一瘸一拐逗弄我们,待看到三台车紧追不舍,它便飞也似地窜到冰湖上。因为冰面路况不明,只好放弃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