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一朵菊花。
为了演出,叶甸弄坏了心爱的牛角胡。琴轴是北京的哥哥送的,雕饰着龙的图案,叶甸为这琴轴配上野牛角的琴筒和羊皮的琴蒙子,并为琴弓和琴弦选择了上好的马尾。牛角胡是西藏特有的乐器,属二胡一类,但因就地取材的局限,音量很小,吱吱唔唔;音域也窄,差不多只有一个八度。本来他想使这把琴更响亮些,便放在牛粪火炉边烤,谁知竟把羊皮烤焦了。演出时只好借了地区副专员次仁玉珠那把来应急。次仁玉珠学拉琴是叶甸的徒弟。
我把录制好的磁带交给若曦女士,歉意地说明并非藏北牧歌。她说那不重要。叶甸的热诚之心是领受了的,叶甸的歌儿也乘上国际航班,远走高飞了的。
在那曲镇我还有一群藏族朋友:加央西热、格桑次仁、多吉才旦、小花……通过这些朋友又认识了更大一群他们的朋友。我很喜欢他们。每逢赛马会,人们在体育场搭起帐篷城,我便东家走走,西家串串,从这顶帐篷钻进那顶帐篷。吃酸奶,喝酥油茶。几年来,在那曲镇我参加了好几对藏族青年人的婚礼,不过这些婚礼已不是正规的传统婚礼,而是藏汉结合,只剩下献哈达、喝青稞酒、聚会的规矩了。这是“文革”时破旧俗,多年来提倡节俭办婚事的结果。在藏北,其实许多本土文化及习俗都渐渐归于湮灭,比如上文所述驮盐之类。
传统婚礼却在某些地区有重新复兴的势头,班戈县就是。县领导人占扎热心于民俗,他女儿的婚礼就是按照牧区习俗,经他一手操办的。占扎曾详详细细、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地从头到尾向我描述了一番。
结婚仪式,在全世界几乎所有民族的传统中,都表现为程式化和戏剧化的繁文得节,是地方文化的精彩点缀。如今国内的都市和乡村,婚仪已大大简化,婚礼的戏剧色彩也相应减退以至消失。人情味十足的牧区婚仪近些年来在班戈县方兴未艾。占扎说,其实本地的婚礼程序,很多中年人都不清楚,原因是从前的时代里,能举行奢侈婚礼的只是少数贵族头人,平民百姓连参加头人婚礼的资格都没有。六十年代以来,又作为旧风俗旧习惯给革除了。只是在近几年,过日子心盛的人们才乐此不疲地搜罗起这些繁文缛节,并在举行婚庆时严格遵循。
结婚以前的程序和汉民族差不多。说媒、父母包办或自由恋爱。不过,凡有亲戚关系的禁止通婚,情况不明的要专门查访——“认骨头”note#15
[注]。请人(喇嘛)看属相、择吉日等等。只有婚礼程序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西藏,女嫁男家与男赘女家是一样的,社会上并无偏见。占扎就是娶了女婿。女婿江措仁钦的舅舅与占扎家是近邻。江措仁钦常来舅舅家走动,结识了占扎的女儿贡嘎梅朵,一来了去就好上了。占扎老两口很开通,主动把事情挑明了,并征求年轻人意见,是另立帐篷,还是女儿嫁出,或女婿入赘?两个年轻人选择了后者。
顺便说一句,牧区姑娘出嫁前梳头编细辫,往往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
到了择定的日子,帐篷里布置一新,吉祥八宝图案的瓷碗预备好,四四方方羊毛毡垫铺在帐篷前,亲戚朋友陆续到来。至于酒、肉等食品饮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在藏族家庭中,舅舅的地位一般很重要,在婚仪中也是如此。贡嘎梅朵的舅舅头一天就骑马迎接女婿了。舅舅为新郎牵了一匹白马,带上白氆氇做的新郎服,还带上一块砖茶和一培酥油的礼品。快到新郎家时,新郎家派的两位姑娘早已迎候路旁,八宝瓷碗里盛满酒,送到迎亲的舅舅面前:“请女婿来的舅舅呀,你辛苦了!我俩敬你青稞酒,请连干三杯。这酒是阿爸去农区用白花花的盐巴换来青稞,是阿妈亲手酿成的,这酒既没毒性,又甜酸可口。”
舅舅按规矩并不下马:“谢谢你们啦!我的路远着哩,请女婿的事也很急,原谅我不能再耽搁。”说罢接过酒碗,用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三下,敬天敬地敬神。之后催马便走。
到了女婿家门,“亲戚的门用哈达开”,便手执哈达拂开帐门。进门后向帐内物品:帐绳、帐杆、炉灶、藏桌……——敬献哈达,——咏唱祝福。
然后才坐下,喝酒喝茶。女婿上前问候:“舅舅辛苦。”舅舅回答:“外甥你好。”
第二天,就是吉日良辰那天,女婿骑上舅舅牵来的白马,穿上舅舅带来的白衣,由舅舅和自己的叔叔陪同上路。行前自家亲人自然要献哈达,说些祝福吉祥的话。
快到家时,舅舅先行一步报信,以便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于是便有两位未婚姑娘拦住送亲的人敬酒并对歌。送亲的叔叔不下马。女婿在帐前下马时要正好踩在白毡垫中央青稞撒成的“囗”上。待到对歌的唱到人也累了,马也乏了,占扎他们便邀叔叔下马进帐。作为送亲人的叔叔仍用哈达开门,依次献哈达、说诵词,表演一番。而后舅舅宣布婚礼正式开始。
占扎两夫妻、女婿、女儿及小儿女们在主人位置坐定,二十六位客人围坐四方。先喝一碗茶,再喝三杯青稞酒,再吃酥油人参果。最重要的项目是客人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