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场上场下,台前幕后 14.俱乐部的几种大老板
1994年,当中国体育以足球为突破口进行职业化改革的时候,极少有人能够理解职业化的真正内涵,也很少会有人预料出职业化的美好前景,而作为体育高层管理者的中国足协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国际管理集团注入资金后启动职业联赛,当时各地方的老牌劲旅纷纷摇身一变,挂牌成为足球俱乐部。最初的俱乐部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仅仅是改个名称就开始参加国内职业联赛。
出乎许多人意料,1994年中国足球联赛极其火爆,全国各级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赞助企业的名字频频在广播、电视、报纸中亮相,足球广告威力巨大。热点就是最好的商业机会,直觉告诉那些商海中能征善战的企业老板们:搞足球有利可图。
于是,从1995年开始.足球成了体育产业的“闪点”,企业家们的目光在足球俱乐部上聚焦。
对足球俱乐部出现了两类“投资者”:一类是拿钱对足球队进行赞助或者做广告,利用足球的影响扩大自己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进而实现更多的利润;另一类是以各种方式直接投资足球俱乐部,或者合作,或者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者将俱乐部整体收购,直接负责和参与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这类投资者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从经济关系上说,前一类的“投资者”不是真正的投资者,只能算作广告主或赞助商,因为他们只是向俱乐部买断足球队一段时间的冠名权或者某一种类的广告,对于俱乐部没有管理权。从买卖关系上说,他们只是完成了一种用金钱换取球队一定时间无形资产的简单交易。后一类投资者进行的是产权、股权方面的投资。他们是俱乐部部分或全部股权的所有者,因而也成为足球俱乐部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足球俱乐部的老板。
在球队的名称上是很难加以区分这两类投资者的。1998年9月《北京青年报》登载的一篇关于足球的文章还错把购买辽宁队冠名权的哈尔滨天润集团当作是辽宁足球俱乐部新更换的大股东。
两种投资两种待遇。真正掌握俱乐部权力和享受荣誉的是后一种老板。在付出了金钱以后,他们便掌握了俱乐部的权力。
如果经营顺利,他们就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丰收,如果亏损,他们也必须担负沉重的财政压力。
在巨额亏损没有到来之前,俱乐部的老板首先会获得“特殊”的荣誉。
足球俱乐部是一个培育名人的舞台。一位新闻记者感慨地说:“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甲级足球俱乐部的老板,只需要几个小时,你就会成为‘地方名人’;如果球队的成绩突出,只需要几天,你就会成为‘全国名人’。”
一位刚刚上任的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第一次出差,就被当地机场的工作人员认出,并被安排到机场的“贵宾室”候机。
在足球俱乐部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总经理比董事长出名,主教练比总经理出名。董事长是足球俱乐部的一号人物,但是在全国的足球俱乐部中,除了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王建林、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郁知非以外,其他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的名字球迷们却叫不出来。
这是因为总经理在第一线工作,炒教练、买卖球员、发布信息都要由总经理来操作,自然而然总经理就比董事长出名。
而购买冠名权的老板,往往只是在第一场开球的时候“碰”一下足球之后就与足球没有了关系,躲在后面静静地享受用重金购买来的“冠名权”。
上海航星集团老板一开始“投资”辽宁足球俱乐部就是购买球队的“冠名权”。一次航星集团老总亲自带领一个中层干部去辽宁欣赏“自家球队”的比赛,“赏球队伍”抵沈后,居然连入场都发生了困难,部下们不得不散坐于各个看台。委屈了部下,老板面子也自然无光。这时酷爱足球的航星集团老板才深深地意识到这种“投资”方式不过瘾,要转换方式。于是当机立断在第二年停止购买辽宁队的“冠名权”,转而真正投资上海的足球俱乐部。当时上海有3支甲级足球队,他们是上海申花队,上海浦东队,上海豫园队。上海豫园的整体实力是公认的强队,他们连续三年几乎只差一步就冲上甲A。但近几年从大顺到豫园,由豫园到东视,这支球队几易其主,均是因为经济原因。大顺和豫园商厦集团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将球队脱手在情理之中,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明珠有限公司更想在足球世界中潇洒走一回。但有领导认为“新闻单位不易直接参与足球操作,这支队必须换老板”。于是航星集团就有了投资上海足球队的机会,也得到参与管理俱乐部的权利。最终,航星集团的老板终于如愿以尝,成为足球俱乐部的大老板。
不过,由于上海航星队成绩不佳,集团的老板也就随之成为乙级俱乐部的老板了。
我们不能不佩服许多投资足球俱乐部的企业家,他们独具慧眼,义无反顾。中国足球联赛发展到今天与他们的努力和牺牲精神是分不开的。
第一批投资俱乐部的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实力参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