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苦心而无奈的经营 2.门票经营,几家欢乐几家愁
车贸易公司承包太阳神主场而掀起球票促销热的南粤球市,98赛季连套票也取消了。
松日和太阳神俱乐部说:不搞套票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全年13个主场的套票价格起码在800~1000元左右,但就普通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说,恐怕勉为其难。另一方面,出售套票只亏不赚,象广州以往出售套票,平均计算一场球只合8元钱,这与散票一般在25~4O元之间相比,觉得亏了。
因此才有随行就市之变。如松日首战万达,普通票提高了3O至8O元,贵宾票提升幅度更大。
'98赛季,国安主场对大连万达一役北京工人体育场几乎爆满,坐进了6.5万观众。这可能为近年近几年来职业联赛上座之最。
那么影响当地球市,进而影响俱乐部门票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据专家分析,影响俱乐部门票收入的主要因素有:1.球赛的质量;2.门票的价格;3.当地人的足球“消费”习惯。
在以上诸因素中,球赛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因此足球俱乐部要解决门票收入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想方设法提高球赛的质量,这是“烧热”球市最核心的办法。
中国球迷们在经历风雨之后,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换言之,他们已经成为一群精明的“消费者”。只有“商品”质量过硬(比赛精彩),消费者才会重新被唤起,并最终挽救市常1997年,国安在两个阶段不同的票房价值为这一论断提供最好的注释。
在第十轮国安9:1大胜申花队之前,北京主场门票销售情况一直平平,有时直至临战之前,尚有半数原封末动。而工体门前,“黄牛党”则大喊大叫,急于先把押在手中的门票脱手。
看台上的球迷看起来也是精神不振,无力为国安呐喊助威。
国安大胜申花之后,局面马上有了很大改观。每场赛前,几乎每个售票点之前都门庭若市。而工体售票口,球迷更是挤作一团。
是南美三个外籍球员为国安队重新挽回了市常有人私下算了一笔经济帐:按照国内甲A外籍球员的身价来看。他们7个人每人每年最多花费2O万美元,也就是国安队花费了600万人民币,便制造了一个火爆的市常球队成绩上升,门票就能卖得好;球队成绩一般,门票就卖得糟;球队到了保级边缘,门票可能又卖得好了。这就是所谓“看球看两头”。
但从根本上讲。俱乐部奉献给广大消费者的产品质量——球赛的精彩程度决定了球迷的上座率。
如果一场比赛气氛沉闷、漏洞百出,怎么会吸引球迷?
如果比赛的一方公然消耗时间,出工不出力,藐视球迷的利益,谁还会去为他们捧场?
如果一场比赛有黑哨或假球,那么怎么能够留得住球迷匆匆离去的背影?
光打出口号,希望球迷到场为××队加油、“支持家乡××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一些“举动”已经深深地伤害了球迷的心。
比如,有一些商业比赛,球迷花了很大价钱,看到的却是“假冒伪劣”。有时请来的外国队是“水货”。不是人丁不齐就是花拳绣腿,不见真功夫,拿了出场费溜之大吉。后来我们国内的队伍也变得“聪明起来”,为了集中精力打联赛,往往只派大批年轻替补球员上场,令球迷叫苦不迭,大呼上当。
又比如,在联赛后期,在升降级基本成定局的情况下,一些队伍或者自暴自弃,胡乱踢下去应付差事;或者索性送了人情,协助别的队打假球。在这个时候哪个教练要是派上大量新人,大家都是理解的。锻炼新人不在此时更待何时?
看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均是对消费者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任何一个到场的观众都希望看己看到的球赛是最精彩的,是富有激情的。而且,他也是有权利这样要求的——因为他是花了钱的。因此,球队要想吸引观众,就要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尽力而为,哪怕这场比赛与名次无关。
'98即将结束之际,连续出现了一些被球迷们称为“假球”的比赛,有些球迷已经发出了警告,如果再出现“假球”,他们拒绝跨入足球场大门。
二、球票定价要合理,尤其要考虑到当地的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并要合理拉开各等级球票之间的价格,保证不同的人都能看得起球。
这几年球票价格好象失去了理性,经常是一路上扬。虽然球队的成绩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好,但甲A联赛的球票价格在五年中见风就涨。特别是1997年,价格上扬得最快。
以申花主场历年球票价格为例:
年份票价备注
1994年5、1O、3O
1995年1O、15、3O有套票
1996年15、35、4O有套票
1997年2O、35、6O、7O有套票
1998年2O、4O、6O、2OO有套票
票价过高是大多数球迷众口一词的抱怨。一位在公司工作的青年说,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