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习惯地将艾滋病患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辜的受害者”,如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血液和血制品的患者;接触了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使用过的刮脸刀、电动剃须刀、针头、牙刷等物品的人;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处理了艾滋病患者的医务人员……第二类是“罪魁祸首”,即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或者是因性乱(包括同性和异性)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患者。人们往往是对第一类给予同情和帮助,而对第二类却采取歧视和憎恨的态度。
第九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在柏林召开的时候,德国总统魏茨克尔在开幕式上发言说:“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感染,但不应该为了保护自己而对身患重病的同胞弃之不理。”
1991年10月25日,被称之为“魔术师”的美国篮球巨星约翰逊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时,曾在世界体坛上引起了很大的慌乱。1996年1月30日,约翰逊以依然健壮、潇洒的神态在洛杉矶的赛场上出现,这又在世界体坛上引起了另一种轰动。
约翰逊的复出更重要的是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一种生存的希望。
艾滋病人面对着肉体和精神的巨大挫折,他们最需要来自家庭、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接受命运的挑战,勇敢地面对病魔。
只有爱,才能使他们生命的火花继续燃烧下去。
繁忙的咨询热线
由于急等一篇第二天送到印刷厂替换的稿子,我只好在傍晚又来到报社。
办公楼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正是修改稿子的理想环境。
谁知,坐下不到三分钟,值班室里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我们人少,经费更少,那个时候整个单位就是仅有那么一部电话。
现在都快到七点钟了,谁还会将电话打到单位来?也许是拨错了号码。
我忙于翻阅稿件,懒得去理它。
铃声响一阵,终于停了下来。可是没过半分钟,它又响了起来。我依旧没有理会。它停了。大约两分钟后,它又响了。
看来,这不会是错拨号码。说不定,这电话就是找我的。
我连忙放下手中的稿子,快步走进值班室。
“卫生报。请问找谁?”这是我的习惯用语。
“8181788吗?”
话筒里是个年轻人的声音。
“什么?”我一下子懵了,愣了一会才想起来,8181788是这个电话的号码。这电话不是找我的。“你找谁?这里其他的人已经下班了。”
“我就找8181788值班的人。听说每天都是下午六点以后上班的。”话筒里的人说。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要找的是“艾滋病咨询热线”。
“艾滋病热线”是健康教育系统自1992年4月以后专门为人们提供艾滋病有关咨询服务而开通的电话热线,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咨询人员和求助者,或者是艾滋病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宣传艾滋病对人的危害,讲授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属提供社会支持。
目前,全国已在北京、昆明、上海、石家庄还有沈阳等地开设了这个工作热线。
云南的热线就开设在我们单位,专门由几位曾经做过医生的同事每天下班之后,从下午六点到十点,轮流值班,8181788就是这个热线的号码。我由于是女同志,家离单位远,领导上就没有安排我这份工作。
“值班的医生有点事,不在这里。请问你有什么事?”我热情地问道。
其实,我并不知道今天是谁值班。估计值班的同事是到外面去吃饭了。唉,既然我已经接了电话,总要回答得圆满一些。
我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
此刻是六点四十五分。
“这……”话筒里的那个声音犹豫了片刻,又问道:“您也是值班的医生吗?”
我也犹豫了一会,回答说:“我是医生,今天不是我值班。如果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可以告诉我。”
“医生您好!”年轻人很客气。“我是为一个朋友打听的。……为朋友的……可是……他……”
他的语气一下子变得很不自然,再三地强调他的目的。
“没关系的,你可以把你朋友的要求讲一下。”
“那……那就谢谢您啦。是不是与歌舞厅里的那些小姐有了关系就会得艾滋病?”
我一下子明白了。“关系?关系这个词的内容是很复杂的。你能不能把意思说得清楚一点,这样我就可以回答得更准确一些。”
“这个……这个……”对方又犹豫了一会,“就是……就是和那个陪舞的小姐有了……有了两次……男……男女关系。”
从接起这个电话,我就听出打电话的人还很年轻,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他说的是为朋友咨询,而实际上他所说的人可能就是他自己。我真有点为他惋惜。但是他既然能够打电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