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头一松:事情马上要办完了!对方看都没看傅索安一眼,把藤箱往傅索安旁边一放。这时铃声响了,跟着电梯便在三楼停了下来,那姑娘一声不吭,拎起傅索安那口空箱子就往外走。傅索安也是声色不露,提起调了包的藤箱出了电梯。
那口箱子里装着东西,虽不是沉甸甸的,却也有些分量。
至此,情报交接的一半程序算是完成了。傅索安当即乘另一架电梯下去,叫了一辆“的士”:“去维多利亚港!”
“的士”一路疾驶,很快就抵达维多利亚港。以往,“的士”不管载的是什么人,都可以直接驶进港区,但是,这大却在大门口遭到了港口保安人员的拦截,盘查载的是什么人,去里面干什么。克格勃没向傅索安交代过进港区大门的细节,因此,她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说自己要和34号系泊浮简下错的苏联货轮“红色少女号”船长会面。
保安人员马上说:“和‘红色少女号’一起下锚的法国货轮‘阿勃罗号’正在进行装卸作业,为了你的安全,按规定现在不能把车驶上码头。你如果一定要和船长会面,那么有两个选择,一是等候六至八小时,二是由我们通知那位船长先生,请他上岸去港区里的酒吧、咖啡馆或者俱乐部见面。”
傅索安不假思索道:“也好!请你通知他,说他的外甥女看他来了,请他到俱乐部门口来一下。”
保安人员点头同意,打开高频无线电话和“红色少女号”联系。
傅索安吩咐“的士”司机:“去俱乐部!”
“的士”驶到那里,傅索安拎着那口藤箱下车,关照司机把车开到一旁等着,她马上要离开这里的。
港区俱乐部是一幢三层建筑物,门口有一块空地,停着七八辆小型、中型面包车。一排大树下,有两个穿着脏兮兮工作服的工人围着一辆翻转置放的三轮人力车忙碌着,扳手、钳子丁冬响;俱乐部房间里,两个侍应生打扮的小姐正围着一个老年门房笑嚷着傅索安听不懂的广东话。傅索安四下扫视观察后,走到离门口不远的报栏下,把藤箱放在脚边,佯装看报,且借报栏玻璃的反光观察左右后三侧的动静。一会儿,她看见从右后侧的雨道上走来一个穿苏联海员制服、头戴大盖帽的男子——“红色少女号”的船长来了。
船长来到傅索安身后三米处时,傅索安一个转身,迅速打量对方。克格勃为傅索安物色的舅舅真是独具匠心,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苏联人和东亚人结合而生的混血儿,具有苏联人体态高大、鼻梁高耸微勾的特征,头发、眼睛却是黑色的。他穿着一套黑色全毛麦尔登薄花呢海员制服,左胸口袋上方佩着一枚和“上家”那枚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徽章,左手无名指上扣着一枚黄金戒指,上面有一个黑色水晶镶嵌的“W”字母,这两个特征标记,明白无误地告诉傅索安:这正是她的“下家”!
傅索安一脸惊喜,眼睛明晃晃地闪着兴奋的光波,用俄语叫道:“阿寥沙舅舅!”
船长脸上露着得体的、只有长辈对小辈才会出现的笑容:“哦!
是你吗,亲爱的外甥女!”
说着,他跨上两步,把傅索安紧紧抱住,双手捧着她的脸,轻轻吻着“外甥女”的额头,口中喃喃而语:“亲爱的,我们已经三年没见面了吧?你怎么来香港了?不是说你在东京留学吗?”
傅索安想尽快结束这场戏,以便早点脱身,她简单地向对方说明自己是来香港旅游的情况后,指着脚边的箱子:“阿寥沙舅舅,这是我送给您和舅母的一点小小的礼物,请您收下,并向舅母问候。”
“谢谢!”船长俯身去拿藤箱。
就在这时,傅索安听到一阵刺耳的警哨声响。她蓦地一惊,举目望去,不无惊骇地看见那个貌不起眼的“门房老头”站在俱乐部门口,正起劲地吹着一个亮灿灿的警哨,指挥“侍应小姐”、“修车工人”以及从那几辆停着的车辆上跳下来的七八个持枪的大汉往这边扑来。傅索安大惊,一张脸在一瞬间变得煞白,她始终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她内心却没有慌乱,立刻作出合情合理的反应:一下子上前,紧紧地攥装阿寥沙舅舅”的胳膊,用惊慌的语调问道:“阿寥沙舅舅,这是怎么回事?”
船长手里还是抓着藤箱的拎襻,转眼扫视围住他们的香港反间谍人员,脸上浮着笑容,以平静的口吻说着流利的英语:“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诸位先生,你们能告诉我和我可爱的外甥女这是怎么回事吗?”
众人没有吭声,只是把枪口对着傅索安两人。这时,一个身穿蓝色西装、年约三十来岁的英国人分开人群走了进来,一看他那副气度不凡的样子,就可以猜出此人是现场总指挥。他的目光轮流在傅索安和船长身上扫视,用英语说:“你们在属于联合王国管辖的香港从事间谍活动,我受联合王国反间谍领导机构指派,成功地粉碎了这次活动,并区要把你们两人送上法庭。这,就是对眼前发生的这件事的解释。”
话音刚落,一个汉子闪电似地一伸手,在旁人还没来得及看清时,那口藤箱已经被夺了过去。船长摇摇头,耸耸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