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联大清洗内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比任何传说更光彩照人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作带有政治污点的人)的妻子把克列伊梅诺夫和朗格马克的照片交给他,以便在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上展出(根据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的倡议)。他对我们说,他还记得这两个人,并说了一通好话。我说,‘我不能理解,谢尔盖·巴甫洛维奇,你干嘛还把他留在身边?’谢尔盖·巴甫洛维奇这样回答我:‘这我明白,可怎么跟你说呢?那种人又不只是他一个。亲爱的玛格丽塔·康斯坦丁诺芙娜,您唾弃他吧,反正他是一位头脑僵化、微不足道的家伙(说到这里,谢尔盖·巴甫洛维奇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您不值得为他费脑筋。在我们这里他没有、也不曾有过任何实际意义,因为他从不善于创造性地工作。就事业来说,上帝保佑,我们根本不需要他。往后他也不会工作了。因为他已经70岁,又患有血管硬化病,他请求别把他赶走,让他干点什么,就是这样。他正在写关于液体燃料火箭推动系统的文章,这是琐碎的工作,真正的工作由别人承担着……’”

    在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米申那儿读着这些回忆文章,我再一次认定他的话是正确的:我们的宇航史目前还只是在期待着自己真正的撰写者。需要“提供一幅公正而客观的历史画面”,需要对所有的人都论功行赏,正象来申院士指出的那样,很多人的名字被遗忘了,很多事实被夸张了。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即如何对待这些人的后代和亲属问题。显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切记保护他们的尊严。的确,目前仍会遇到另一种现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里不能不提出科罗廖夫如何看待斯大林的问题。当我们今天正力求反思个人迷信的产生及其后果时,科罗廖夫的观点对我们极为宝贵。

    尼娜·伊万诺芙娜·科罗廖娃回忆说。“谢尔盖·巴甫洛维奇从科雷马给斯大林写过几封信,当然不仅是他一个人写过。但没有收到回信。然而,对斯大林强烈的信念,使谢尔盖·巴甫洛维奇无论如何也没有怀疑过斯大林的可靠和正直。只是到了二十大以后才……!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大会呀!这在他的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以致于不能够一下子意识到这一切。”

    ……还是回到1945年的德国吧。西方报刊认为,我们在宇航事业中的成功不是地地道道“自己的成功”,说维尔纳·冯·布劳恩和他的V火箭的工作帮了我们的大忙。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呢?

    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米申院士说:“说到冯·布劳恩,他的图纸和v。是落到了美国人手里,我们不得不同中等级别的德国专家依据不完全的资料重新设计V的图形,这些资料中的全部秘密的技术文件已被人取走。然而在同著名的德国学者及后来同美国学者的竞赛中我们取得了胜利: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加加林——是我们的。冯·布劳恩对科罗廖夫的成功感到不舒服。他在近期写的一本小册子中,根本没提苏联在火箭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但在那时,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对科罗廖夫是敬佩的。于是,没有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对我们的成就首先当然是对科罗廖夫的成就表示疑义。而我们却一直被内部麻烦困挠着。在战争结束时,大家都尽力避开火箭技术研究。勿庸多言,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在《真理报》(194年)上发表的文章讲的就是火箭技术的危害性。活下夫的人中有许多优秀学者被抛进了劳改营。不到一小时的功夫,一切都可能会重新变化,谁甘愿作出头鸟被打中呢?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上层中你推我让,谁也不想被有关‘谋反’的问题牵扯进去。所以说,这是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的功绩,是他解决了问题,才使我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格奥尔基·亚历山德罗维奇·秋林中将补充说;

    “在德国工作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如果不发生清洗,那么,在30年代末,我们就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对军队和学者进行镇压的结果是,我们的火箭技术停留在固体燃料火箭上,直到上层得知V。火箭前一直没有发展。那个时候斯大林才刚刚开始对火箭发生兴趣。可以说,V火箭的设计程序没有使科罗廖夫感到惊讶,科学的直觉告诉他还有超越实验的方法(喷气技术的发展速度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德国火箭制造基地的规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再强调过,解决喷气技术领域的纯科研任务,离不开相应的试验和生产基地。他知道象比如莫扎伊斯基、茹科夫斯基那样靠单干的时代过去了,于是开始掌握火箭制造的科学组织的新原则。

    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科罗廖夫本人也认为我国火箭技术占领先地位。我仍旧引用他对平反的声明;‘我参加了苏联在此领域里最早的一些工作,后来在1937—1938年我逮捕后这一切都中断了好几年。只是从1943年起,我才得以重操旧业。不能不指出,近10—12年苏联本身乃至世界科技工业的发展的进程对20年前苏联在新技术发展之初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做出了充分的肯定。’”

    如果根据过去的报纸和电视来加以判断,那么整个宇航史就是一部完整的胜利进行曲。之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传记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