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冈村宁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诱降纳叛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首脑接触时拍摄的照片,用飞机大量散发到重庆、西安等地。同时,以武力积极压迫阎部,在稷王山一带击溃阎的第34军,在孝义净化村歼灭了赵瑞、杨诚两个师,并声言要大举进攻阎管区,以逼阎早日投降。阎也不示弱,高喊保卫晋西,双方关系已成僵局。但阎驻太原、汾阳、临汾的办事处仍然存在,双方的人员来往直到日本投降从未间断。

    冈村对阎的劝降虽没有成功,但达到了使阎锡山在军事上消极避战,日军得以在山西专事对付八路军的目的。

    对晋系以外的其他杂牌军,冈村的劝降工作取得了成功。“我到北京就职后,了解到管辖区内很少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有不少以上将、中将为司令的国民党地方军。这些地方军大都是各派系的旧军阀,目前虽接受中央政府的军饷,对蒋介石却未必忠诚。只要避免和他们作战,即可减少牺牲,节省兵力。因此,我要求各军司令官、师团长等对国民党地方军进行诱降工作。结果非常奏效。从1942年春开始,这些将领陆续投诚,到1943年秋几乎全部归顺我军。其中最大的一股,是庞炳勋的军队”。

    庞炳勋原是冯玉祥的部下,1931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在蒋介石的暗中收买下倒戈反冯。蒋介石升他为第40军军长,以后又兼任国民党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城抗战之役,他升任第10军团总指挥,接着晋升为陆军中将,改任第3军团军团长,在台儿庄战役中立过功劳。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对军队体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军团名号,庞炳勋遂改任集团军上将司令,驻扎在豫南一带。西北军从上到下历来有倒戈的传统,而这次庞炳勋降日,竟然是在一个小小的日军少尉的说服下实现的,令人瞠目。

    这个日军少尉名叫田中彻雄,毕业于日本东亚同文书院,既擅长汉语,又通晓中国情况,来华服役后被安排在日第12军的策及机构工作。此人深知中国人一贯墨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信条,常常不经请示单枪匹马地跑到中国军队中劝降。这次他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判断庞有降意,便又只身跑到庞的驻地,一番威胁利诱后,居然使这位统领7万大军的集团军上将司令表示投降。可是,他的“超群功绩”并未得到上司的奖赏,反而指责他:“小小少尉,竟然未经命令随意潜入敌阵,破坏了军纪。”令他十分苦恼。

    消息传到冈村那里,他认为下级指挥官指责田中少尉触犯军纪不一定有道理,原因是“考虑到今后为了歼灭庞炳勋的7万军队,不得不牺牲众多部下,而如果田中的工作获得成功,则可避免这种牺牲”,遂决定表彰田中彻雄。1943年5月23日,冈村亲自赶到开封,听取了这位“降服7万人的好汉”的事迹介绍,不仅颁发了军功奖状,还赠给他特地从国内寄来的一柄军刀。

    在冈村任华北日军最高指挥官期间,国民党各路杂牌军总共有30万人左右降日,其中有庞炳勋、孙殿英、孙良诚、张岚峰、李守信、吴化文等部。据日方统计,整个中日战争期间,非蒋介石嫡系的降日杂牌军共约40万人,而华北地区即占3/4。可见,冈村等人劝降工作的“成绩”之大。

    开展对重庆方面的“和平”工作,是东条英机曾秘密嘱托冈村宁次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冈村来华北不久,便找到他的老相识殷同建立了与重庆的电讯联系。殷同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军需学校,他与其同窗汪时璟、王大祯等回国后都离开了军界,分别在政界、财界活动,相当有名。冈村很早就与殷同认识,30年代初冈村任关东军副参谋长时,殷同常奔走于北平和长春之间,传递消息。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后,为了协商与该协定有关的东北与华北之间的交通及其他问题,殷同作为何应钦的私人代表,在北平和大连等地跟冈村频频接触,彼此私交密切。

    1942年8月,殷同与在重庆的王大祯接上了联系,9月,蒋介石秘密派特使何沛石潜来北平与冈村“交换意见”。双方虽未达成什么原则性协议,但一致同意通过殷同一王大祯之间建立的联络线磋商“和平条件”。为此,冈村指示“方面军参谋部编制了密码,将我军通讯兵秘密派驻殷同私邸,并由我签署一份防哨线通行证交给了何沛石”。不料,同年底殷同突然病死,冈村又请“赋闲”在北平的汪时璟代替殷同,继续和王大祯联系。从此,“北平与重庆每周交换电报一二次,但内容多为议论,对方态度强硬,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特别是在1943年工1月下旬召开开罗会议以后,丘吉尔、罗斯福和蒋介石相互确定,在彻底战败日本以前谁也不得与之单独媾和。加之在这一年,欧洲战场上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开始转入反攻;在北非战场的德、意军队被全部肃清后,英美军队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权垮台;在太平洋战场,美军于8月攻占阿留申群岛,10月克所罗门群岛的新乔治亚岛,11月克布根维尔岛,同时攻占吉尔伯特群岛,日军节节败退。在这种有利态势下,蒋介石自然更不会按照日本所提出的条件与之情和。

    用“拉”的办法不能瓦解重庆方面的抗战意志,同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