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一角的濑谷支队包围。日第5师团报木支队前来援救濑谷支队,4月2日到达台儿庄以东五六公里处,很快也受到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3日,台儿庄大半已为日军夺取,池峰城等部当夜组织敢死队向敌猛冲,又夺回了一些阵地。次日,汤恩伯军团到达庄北,日军陷入重围。7日,日军这两个实力相当于旅团的支队,除少数官兵冒死突出包围,大部分被歼灭。
台儿庄之战,中日双方军队都有拼死精神。日军战斗详报记载:当獭谷支队猛攻庄内阵地时,“全部守军凭藉散步壕顽强抵抗。敌在狭窄的散兵壕内,尸体相枕力战而死的情景,虽为敌人,亦须为之感叹。曾令翻译劝其投降,绝无应者。尸山血河,并非日军所特有。不识他人,满足于自我陶醉,为国、为军计,极应以此为戒”。而日军也不含糊,进攻时官兵们踏着一排排倒下的同伴尸体往上冲,仅随战随运回莒县焚化场的尸体,几十辆卡车就往返了两个来回。溃退时,几十名重伤无法行走的日军官兵,竟狂呼着“天皇万岁”的口号自焚。双方都打红了眼!
是役,日本方面的统计是:第5师团死1281人,伤5478人;第10师团死1088人,伤4137人。中国方面的统计是:敌死伤2万余人,我缴获步枪万余支、轻重机枪931挺、步兵炮77门、坦克40辆、大炮50余门。
双方的统计虽有差异,但这是全面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上首次取得的较大胜利。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为此,利用这次军事上的胜利,国民政府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大力宣传台儿庄大捷,旨在一扫开战以来的失败情绪,鼓舞军民的斗志,并借此引起世界注意,争取欧美援助。
中国方面搞宣传战,日本甘拜下风。因为作为侵略者,失道寡助,理本来就不在它那一边。日本担心“彼等宣传的所谓‘台儿庄大捷’,使中国军的士气振奋、斗志昂扬。并向内外大肆宣传,已歼灭日军,将其击退至海岸。实有促使中国民众团结、各国援蒋政策积极化之虞”。在台儿庄之战进行过程中,大批中国军队向徐州地区集结。日本方面发现中国军队的主力已集结于徐州地区,认为这是“实施南北夹击、痛击中国军队、瓦解其抗日意志的大好时机”。所以,台儿庄的枪炮声刚一沉寂,东京大本营就下达了陆字84号令,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联合发动徐州会战,核心只有一个,聚歼徐州地区的中国军主力。
东京大本营唯恐华北、华中两个方面联合作战时,出现不协调,4月中旬,特派以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桥本少将为首的“大本营派遣班”前往现地,负责协调和指导两军的行动。
从5月下旬开始,日军7个师团配置若干混成旅团、重炮旅团,总计30余万官兵,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兵分5路,像一只张开的巨掌,向徐州扑来。其中4路已接近徐州外围,即将形成合围之势。另一路由“东方劳伦斯”土肥原率领的第14师团则脱离主力急速南下,欲切断陇海路,阻止郑州、开封一线中国军队东进增援。小小的徐州地区一时集中了中日双方上百万军队,中国军队能在此时此地与日军拼死决战吗?有把握取胜吗?这个大主意只能由最高统帅蒋介石来拿。
蒋介石没有想到局势会演变到这一步。他从来没有与日本人决一死战的念头。当初,面对日本的一步步侵略,他奉行过“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安”的对象自然主要是消灭共产党,以及异己的各地方实力派。结果,酿成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放弃了他那个主次颠倒的政策。不过在那次事件以后,他仍坚持自己那句著名的口号:“和平未到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现在能够与日军在徐州地区进行一次战略性决战吗?“不能!拼光了老本,那正中日本人的下怀”。权衡了利害得失后,他作出了决策。
周恩来在一次与记者谈话中提到对蒋介石的印象时说过,就战术和战略这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在战略问题上他是强项。蒋介石认为,在中日战争初期要以“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为战略方针。因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毕竟不如对方,必须要有长期战争和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本来,他希望以几倍甚至是10几倍于敌的重兵集团,稳妥地消灭对方个把师团,再创造一个台儿庄式的胜利,岂料30万日军黑压压地扑来,徐州一带虽有自己50多个师的60万人马,但从历次作战的经验和一般估算来看,是打不过对方的。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起躲得起。5月15日,就在日军的包围圈即将形成时,蒋介石瞧准在中国军队西南方向还有一个间隙,果断地下令放弃徐州,向西南突围。至5月下旬,各部队甩掉日军撤退至皖西、豫南。东京大本营妄图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的计划失败了,只得到了徐州一座空城。
不久,恼羞成怒的东京大本营,给指挥失当、在所负责的西南地段上给中国军队留下缺口的香月清司中将,以严厉的处分,撤销了他的第1军司令官的职务。那个在香月手下率该军第14师团南下冒进,险些把整个师团让中国军队包了饺子馅的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