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冈村宁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剿匪与警备”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被军部查出撤职。石井一下子失了业。此时,冈村正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利用手握的大权拉了他一把,让石井来到太原他属下的第1军,干了一个时期的该军军医部长。战后返回日本,他俩也经常来往聊天。后来,作恶多端的石井四郎因冤魂缠身受了刺激,得了精神病,终于在疯疯癫癫的状态中死去,冈村闻知居然发感慨道:“石井不幸病故,确属可惜。”

    书归正传。当冈村指挥第2师团在松花江两岸全力围剿我抗联武装的时候,1937年7月7日,随着芦沟桥事变的枪声,日本军国主义者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当时,冈村正在通河一带追踪赵尚志抗联部队的下落。事变发生两天后,他于7月9日在通河接到电报,得知7日“突然”发生了芦沟桥事件,13日回到哈尔滨后,通过各方面的情报,大体知道了事件的内容。出于对日本帝国利益的担忧,他不愿让日本陷入与中国的长期战争中,希望事变能在有利于日本的条件下早日就地解决。他在这几天的日记中记载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事件的背面,蒋介石对宋哲元军这一地方部队的实力受外力而削弱,可能是高兴的;同时,国际共产党和斯大林对日军在满洲以外地区消耗兵力,也可能是欢迎的。果真如此,可以说这一事件恰如他们所愿。因此,必须万分注意收尾方法,迅速予以解决。事件继续发展虽属势不得已,但深陷下去,当为苏联所喜。”

    在日本一手制造的“华北危机”中,日本军政界上层人物群体内部存在着“扩大派”和“不扩大派”的分野。前者是大多数,力主以强硬的手段,一鼓作气立即使中国屈服;后者人数不多且不敢大肆声张,认为彻底征服中国的时机未到,日本先要把“九一八”后吞掉的满洲和签订《塘沽协定》等条约后在华北得到的实惠加以巩固、消化。那个被冈村称为“难得的谋略家”石原莞尔,就是“不扩大派”的主要理论代表。冈村的主张也大体与他一致。但是,这两派在征服中国的根本目标上没有差别,而且战争真的打起来后,“不扩大派”尽管忧虑重重,但帝国军人的“天职”还是使他们踏上了高速运转的扩大派战车上。就是这个石原莞尔,芦沟桥事变时正担任日军参谋本部内主管作战的第1部部长,日本军部向华北前线迅速动员、增调约3个师团兵力的方案,恰恰是由他主持制定的。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势凌厉:

    7月26日,日军占领廊坊,切断平津之间交通。29日,日军兵不血刃进入北平城;30日,占领天津。

    8月9日,上海发生日本军人挑衅的“虹桥机场事件”;13日,淞沪大战爆发,双方激战3个多月后,日军占领了上海、苏州、无锡。

    12月13日,日军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同月,日军还先后占领芜湖、扬州、杭州、济南。

    1938年1月,日军先后占领青岛、蚌埠。同时,日本近卫内阁发表声明称:“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

    2月,日军攻占临汾。

    4月上旬,台儿庄会战中,日军首次遭受重大挫折。

    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

    芦沟桥事变后不到一年,日军铁蹄踏神州,战火燃烧了大半个中国。占领徐州后,东京大本营的下一个目标是武汉,并企图在攻占武汉的会战过程中围歼中国军队的主力。

    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远在北满的冈村宁次,一面率队镇压当地的抗日武装,一面眼盯着关内战局的发展。他祈祷天神保佑,令大日本皇军能“武运长久”,一举击败中国军民的抵抗,彻底圆了日本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亚洲和世界的扩张梦想。同时,他也预感到军部会将他南调,担负更重要的任务。多年以后,他曾对自己得力的参谋长宫崎周一开玩笑说:“你我都已成了泥瓦匠,哪里作战出了麻烦,就被叫去涂抹一番。”那位宫崎周一赶紧自谦地谄媚道:“就将军而言,每次抹得确实相当出色,但我总是抹得粗糙。”是啊,对于这样一个韬略满腹、深谙统率之道的皇军干将,当此大战之际,东京大本营怎会仅让他去对付肩扛几支破枪的游击队,或者仅仅让他隔着黑龙江瞧老毛子的大鼻子打发日子呢?

    果然,就在日军为准备空前规模的武汉大会战、决定要专门组建第11军时,军部首脑立刻想起了冈村宁次。

    1938年6月21日夜,冈村宁次突然接到关东军司令部转来的东京急电,内称:“贵职调任第11军司令官,速往参谋本部报到。”当时,第2师团正集结于掖河镇进行军事演习,原来预定关东军植田司令官于第二天前来观操,并“由我给所辖团队讲授图上战术,内容为师团在预想战场进行战斗的设想”。见到电报后,这一切只好取消。

    6月23日,冈村宁次离开掖河,先回哈尔滨师团司令部跟接替他的新任师团长安井藤治交接了工作,然后又与石井四郎、哈尔滨伪满军政头目等一一话别,便在大本营的再次来电催促下启程返回东京。这正是:大战在即调冈村,拔擢干将夺武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