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军队。日本人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我们不了解苏联已将其摩托化部队装备到何种程度”,而且这一出乎意料的事态发展使他们大为震惊。①尤其是这次战役,已向日本人证明。苏联大多数地面部队,特别是炮兵和装甲兵,在火力和机械化程度方面远比日军优越。后勤方面也是引人注目的。日本人对于苏联向距离铁路终点站四百多英里的战场输送并储存作战物资的能力感到十分惊讶。“苏联军队摈弃了沙皇旧军队的因袭守旧的一套作战方法,已经表明它能够依据每次战役的具体情况改变战术”。②——
①T·H·谢沃斯季亚诺夫著《哈勒欣河事变时期日本军步和外交的失败》,载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57年8月号,第63页—第64页。——原书注
②林三郎著《皇军: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军队》,第15页。——原书注
另一个出人意料之处是苏联人就地取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先前的战斗中,俄国坦克很容易被日军象投手榴弹那样投出的汽油燃烧瓶击中着火。不久以后,苏联人开始用柴油作燃料,而且在坦克外面罩上铁丝网,这两项措施就使燃烧瓶不大容易击中这些坦克了。但是,俄国军队并没有丧失它传统的著名品质,特别是它的顽强精神。日本人评论说:“苏军比原来预料的还要顽强。”
尽管朱可夫使用装甲部队打了胜仗,但苏联人发现T-26型和T-28型坦克有某些缺点和缺陷。此后,苏联研究设计了一个新的装甲车辆序列,其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赫赫有名的T-34型坦克。
朱可夫经受住了哈勒欣河战役的严峻考验。他和他的部队表现出比预料的还要顽强,而且一些军事理论和装备在实战条件下得到切实的应用。朱可夫回到莫斯科,备受嘉奖和礼遇。斯大林怀着感激的心情,亲自向他表示祝贺,他还荣获了苏联英雄称号。
H·斯维特利申写道:
在T·K·朱可夫指挥的这第一次大规模作战行动中,他显示了他的领导能力——组织战役并在短时间内彻底打败一个强大敌人的能力。苏联政府自豪地赞誉朱可夫的成就。1940年6月,苏联人民委员会颁布命令,提前晋升朱可夫为大将军衔。不久,他被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之———基辅特别军区的司令员。
可是,朱可夫从远东回到莫斯科也遇到一件使他非常失望的事。长久以来,他一直确信,坦克能够在战场上起独立的作用。同炮兵和摩托化步兵协同作战,坦克能够进行纵深突破,从而能够打乱敌人的部署,冲破它的防御。在哈勒欣河地区,他没有允许他的装甲部队单独作战去夺取孤立的据点,但他的坦克部队在航空火力的支援下,比较深入地突进了日军的防御阵地。他回到莫斯科时,发现红军指挥部要把七个机械化军全部解散,把坦克配属到各个独立步兵营作为支援武器。
尽管朱可夫和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表示反对,这一决定还是付诸实施了,因为装甲战专家帕夫洛夫以苏联坦克在西班牙表现很糟为依据,说眼斯大林和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相信了坦克在现代战场上不能独立作战的论点。后来,只是在德国坦克部队在西方取得引人注目的战绩,证明装甲部队能够独立作战以后,朱可夫和沙波什尼科夫的观点才被证明是正确的。但这时苏联军事计划人员面临着非常紧迫的任务:必须作出极大的努力来重建大型的坦克集群,因而没有多少时间去解决种种训练问题和为这些新的坦克兵团提供装备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