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元帅贺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他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入哥老会,参加革命党,他到底想走什么路?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意识到,革命之火已经在他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慢慢地燃烧起来了。

    1913年的春天,贺龙赶着骡马来到了湖北西部的恩施。途中遇到了父亲。贺士道便跟儿子同行了。

    走进一家茶馆,看见一个拿着长旱烟杆的中年人坐在那里抽烟。店中空无一人。贺龙走过去,招呼说:“先生是店老板吗?”

    那人木然地抽着烟,毫无反应,好象根本没听见。贺龙感到奇怪。

    这时,一个提着一把大铜壶的年轻人走进店来,看见贺龙父子,马上过来招呼。

    “老板,这茶馆是你开的?”贺龙同他寒暄。

    “我不是老板,他是。”提茶壶的人指指坐在那边抽烟的人。

    贺龙十分诧异地问道:“那么,刚才我问他,他怎么也不答话呢?”

    提茶壶的人长叹一声,随手给他们父子彻了两杯盖碗茶。说:“老弟,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有几个官差,不知为了什么事把他的邻居打得好惨。他看不惯,上去劝解,结果,也被官差毒打了一顿,耳朵被打聋了,听不见了。”

    “这还有王法吗?还让人活吗?狗入的官差在哪儿?你告诉我。老子就是不怕这些王八蛋。”贺龙一拍桌子嚷起来。

    “对,我们给这位老板出出气。”贺士道在一旁说。他也是喜欢管闲事的人。

    “算了,这事已经过去了。你兄弟看来是个仗义的人。如果不嫌弃的话,交个朋友如何?”提茶壶的人说;他喜欢上了贺龙。

    此人是当地哥老会的首领,叫唐伯义。贺龙同他交上了朋友。

    哥老会,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结社“天地会”的支派。会众互称“袍哥”,首领称“龙头大爷”。哥老会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参加者多为手工业工人、破产农民、退伍军人和无业游民。太平天国失败后,不少会众相继接受了革命党人的领导,多次参加反清起义。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湘、鄂两省建立了共进会,四处联络哥老会,扩大反清力量。湖北地方不少哥老会首领赞成革命党的主张,成了革命党的同路人。唐伯义就是这样一个哥老会首领。

    唐伯义知书识理,很赏识贺龙这个正直侠义、有血性的青年,乐于和其相交。一有空,他们便坐在这个茶馆里高谈阔论,吃饭喝酒。唐伯义向他介绍了哥老会的宗旨,说他们是主张打倒贪官污吏和清政府的,是杀富济贫,为穷人的,所以,穷人加入哥老会的很多。贺龙这两年四处漂泊,深感世道之不公,人间之不平,强烈希望穷人能翻个身,世道能来个变化,因此,对唐伯义讲的这一套哥老会宗旨产生了兴趣,他觉得,有这样一个组织领头,作后盾,与官府斗起来,就会有力量,也许,穷人有路可走了。

    意气相投,唐伯义介绍年方17的贺龙加入了哥老会,成了袍哥。在会内被称为“十排老么”;贺士道也加入了哥老会,被叫做闲散大师。

    哥老会在湘、鄂、川、黔是一个普及面很广的秘密结社。他们讲帮规、倡侠义。只要你是袍哥、不管走到那里,都可以得到当地哥老会的帮助。贺龙在闯荡江湖中也身受其益。

    有一次,在湖北咸丰,因为那里的税局无理勒索,引起了骡子客们的不满。他们群起反对,罢捐抗税。贺龙年轻气盛,是这次抗税的领头人。结果,被官府以违犯国法的罪名关押了起来。骡子客中的袍哥向当地哥老会求援。咸丰的“龙头大爷”邓渊,亲自出马,用重金打通了官府的关节,将贺龙释放了。贺龙拎着礼物,登门道谢。邓渊对他说:“小兄弟,袍哥都是兄弟,一人有难大家相帮,不用记在心上。”

    还有一次,贺龙回桑植看望父母,正巧碰到桑植县税局局长来洪家关收税。他们对小商小贩横征暴敛,勒索甚巨。贺龙对此耿耿于心,邀了几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在洪家关街上把这位局长揍了一顿,哄出了洪家关。两天后,县府发出通缉令捉拿贺龙。桑植驻军头目郑某,是当地哥老会首领。当他知道贺龙是个袍哥之后,亲自找县太爷求情。说,贺龙年幼无知,酒后失手,请县里开恩。县官不敢得罪军队,卖个顺水人情,下令免予追究。贺龙又一次逃脱了牢狱之灾。贺氏家族为此给郑某送了一块匾,上书“蕴武遗风”。这块匾额至今仍留在凤凰县沧江镇上。

    从这些事情上,贺龙深感交友的重要。自己想走南闯北,做大事情,就得广交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力量呀!因此,在赶骡马的四年中,无论走到那里,三教九流,上层下层,他都广为交友,结拜兄弟。

    但是,贺龙不知道,哥老会并不是一个严肃的革命组织,也是个帮派性极强的秘密结社。各地的哥老会所作所为不尽相同,而且,后来,这个组织不少都被反动势力操纵了。哥老会崇尚桃园三结义,凡事讲义气,然而,却不问事情的性质,只要同为袍哥,便利用其势力和各种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力保证袍哥的生命财产、名利地位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仅此而且。一心想着为穷人打天下,敢于站出来与官府抗衡者,在首领中,寥若星辰,有的人甚至完全站在官府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