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接快门的感觉,他已经准确地找到了胡耀邦的“性格经脉”,因而内心充满艺术家完成作品时的那种欣喜与快乐。
可是,杜山哪里知道,不幸的人体密码已经编排了胡耀邦最后的日程:3天后,1989年4月9日,在怀仁堂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胡耀邦突然倒下,他痛苦’11紧闭双眼。
本来并不严重的心脏病突然严重地爆发了,病魔像一只巨大的手死死捏住他的心……。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地抢救,希望一颗大面积坏死的心脏能在死神的手里起死回生。
奇迹有时会出现,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同样能给人带来喜悦和希望。几天后,胡耀邦的病情终于控制住了。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匆匆地走了,杜山连夜赶制出照片,李昭看见那张西装彩照说,这张最像耀邦;申央同意使用彩色照片作为遗像。
胡耀邦4月9日发病时,杜山正好从中南海西门进去,路过怀仁堂时,发现很宽的路面被挤塞得水泄不通。他们的车子只好掉头出去,从另一个门进去。当时他没有意识到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事情,还以为是开什么大的会议,要不就是汽车抛锚,堵车了,尽管后一种可能足以成为警卫局的大事故。善良的人宁愿猜测是车祸也不愿猜测是人祸。
到了中南海画委会的楼里,他才知道胡耀邦在怀仁堂突发心脏病,正在抢救。他着实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愣怔了一会,他猛然掉头往楼下跑,二话没说,叫上车就回家,他拿出留有胡耀邦身影的照相机,不顾机子里的胶卷大半还没照,哗哗倒了出来,送到图片社冲洗,他要亲手将照片送到胡耀邦的床头,不然会成为他永远的遗憾!
照片很快就出来了,杜山的眼眶红了,照片上的胡耀邦注视着他,那执着的眼神,那饱经沧桑的面容和深沉的目光竟是这样逼真地写在他沉静的脸庞上。照片拍得非常成功,他落下了半颗心。可是另半颗心仍然悬着,胡耀邦还没有脱离危险。
好容易捱到12日,胡耀邦的病情终于控制住了。但是还不能起床活动。杜山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踏实多了,准备等胡耀邦病情再好一些,就将照片送给他。那几天,也不知什么原因,杜山似乎有点魂不守舍,他总是打听着耀邦的消息,希望早一点再见到他。
15日,不幸的消息传来,胡耀邦因心脏病再次复发,与世长辞。
胡宅承受着巨大的不幸,也承接着全国人民深切的爱戴和哀思。“公生明,廉生威。”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怀着悲痛的心情,自发自觉络绎不绝地来到胡耀邦家,在前院的灵堂前,对着耀邦同志遗像深深鞠上一躬。
杜山忍着悲痛,一种失去有思于己的亲朋好友的悲痛;带着遗憾,一种成功在即却而突然失去的遗憾,连夜将胡耀邦穿中山装和西装的照片各放大24英寸,4月17日上午他和中国图片社的副总经理一同来到胡耀邦家。李昭含着泪,颤抖着双手接过胡耀邦的照片,她看见耀邦穿西装的照片,两行清泪又涌了出来,只哽咽了一声:一这张最像他……”就再也说不下去了,泪水无声地落在照片上,旁边的亲属们也抑制不住泪水,阵阵悲泣声令人心碎。李昭止住泪,说:“这张照片最像耀邦同志,我们家属建议耀邦追悼会上的遗像用这张!”她的建议立即得到其他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赞同。
后来,经过中共中央研究,同意了李昭和亲属们的意见。胡耀邦的巨幅遗像连夜制作。
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使用彩色照片作为遗像,而且是室外拍摄的自然照。
4月22日,胡耀邦同志的追悼会在人民
大会堂举行,追悼会庄严肃穆,邓小平等大多数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追悼会。
“30岁,你们就祝寿啊?”回荡耳际。转眼迎来了40岁。胡耀邦英灵已经溶进共青城年轻的生命里。
江西共青城是中国人熟知的地方,如今经过40年的雪雨风霜,经过两代“共青”人的辛勤创业,将沉寂千年的无人居住的荒滩变成了泱泱10万人口;拥有Ic亿固定资产;集工业和农业为一体的新兴城市。
年轻的共青城好比不带修饰,最纯净的风一般,没有什么可忧心,没有什么可紧张,许多城市特有的痼疾在这里是不存在的,这里充满了年轻城市的勃勃生机。
这清澈明净的天宇间,回荡着一个清澈明净的名字——胡耀邦。
胡耀邦和共青城那份独特的关系,令人动情。他亲临共青城只有两次,一次是1955年11月29日,另一次是1984年12月4日。可对于“共青”人来说意义绝非一般。
胡耀邦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他到江西考察工作时,听说有98名上海志愿来开垦的知识青年,在德安县东南的荒滩上成立了共青垦殖场。他立即赶往德安县,那时通往德安的铁路还没有正式通车,他坐着铁轨压道车,一路寒风,一路颠簸,走走停停,用了大半天时间才走完110公里,来到了德安县,然后又徒步十多公里,来到了鄱阳湖畔,那个只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