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邓小平政治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军旅生涯(1937—195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豫史料选》1941—1942年第1卷第12页。

    ⒅《冀南政治和军事工作的总结报告》1943年1月,见《晋冀鲁豫根据地史料选》第451页。齐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第84页。

    ⒆邓小平:《太行区国民党问题》1942年8月23日。

    ⒇《邓政委维护群众利益》见1986年《支部建设》第3期,第59页;曹钦温、姜廷玉:《邓小平同志关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思想浅谈》见《巍巍太行》1987年第1期第4页。

    (21)邓小平:《建立边区临时参议会的提议》1941年3月16日见《新华日报》(华北版)1941年3月21日。

    (22)《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与今后对敌斗争的方针〉》,1943年1月26日,该文载于中共中央太行分局1943年3月15日出版的《战斗》增刊第15期第17页。

    (23)《邓小平同志在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的结论第一、二部分》1943年2月20日,见《1943年太行党的文件选集》1944年,第107页。

    (24)《邓小平同志2月20日在太行分局高干会议上的结论》1943年2月20日,见《抗战以来文件选集》第二卷第二部分,1944年103页。

    (25)《太行区的经济建设》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86页。

    (2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1991年和1993年。

    (27)赵伟:《赵紫阳传》香港,教育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29页。

    (28)杨中美:《胡耀邦:一个中国人的传记》纽约,M·E·夏普出版公司,1988年,尤见第113页。

    (29)《邓政委解答时局与任务中几个问题的报告》1947年6月21日(未经核对的报告)见《晋冀鲁豫根据地史料选》1945—1947年第132页。

    (30)《刘邓关于原来坚持大别山斗争中游击队的情况向军委的报告》1947年6月11日,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史料选》第62页。

    (31)杜义德:《渡河反攻前后》见杨国宇和陈斐琴编的《二十八年间:

    从师政委到总书记(续篇)》。

    (32)钟进:《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总览》(1938—1965年)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1941年,第224页。

    (33)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新皇帝们:毛和邓》伦敦,哈普·科林斯出版公司,1992年,见第124页以后。

    (34)巴里·诺顿:《第三线:保护中国内地的工业》载于《中国季刊》第115期第351页。

    (35)《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1950年6月6日,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52页,陈碧桥:《加强党的领导,迎接新的胜利》见杨国宇和陈斐琴的《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第三卷)》1992年第265页。

    (36)《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1950年7月21日见《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第162页。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