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邓小平政治评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担任党的领导工作(1952—196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巩固,由各大区统治的局面趋于结束,邓小平和其他大区的高级领导人一起调回北京参与国家的政治领导。他被任命的第一个职务是政府的副总理(当时称政务院副总理)。这一职务使他和周恩来在工作中又一次密切合作。不久,由于他同毛泽东在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先是任命他负责处理党的高层领导内因宗派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然后又让他负责处理共产党中央的日常工作。1954年初,他又一次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秘书长。在1955年他被选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后,在1956年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个比原来高得多的领导职位)。当1960年底停止“大跃进”时,中共中央和毛赋予他和刘少奇为将来主持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任。

    这段时期内,邓的政治生涯往往从两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来描述。一种看法是认为他是亲毛派中的一名老资格的成员,毛泽东把他带入领导班子,主要是由于邓小平的很强的组织能力,在特殊情况下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另一种看法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那种受到“红卫兵”极力拥护的观点(但不完全是由于那个原因而被怀疑),这种观点认为邓特别是在1956年“八大”期间和之后,就中国未来的设想方面与毛的冲突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观点并不完全矛盾。当毛在1956年9月提出让邓担任中共总书记时,曾经表扬过邓“处理问题的公正、可靠和富有远见。”根据毛所说:他跟我一样,虽然有缺点,但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的好呀?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他是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又说,他说他不行,我看行。不满意他的人也会有的,像有人不满意我一样。但大体说来,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厉。①毛提名邓担任党内高级职务这一点表明自三十年代初以来——从江西到太行山区、到挺进大别山、再到淮海战役和渡江大战—两人良好的工作关系,由此表明毛能够依靠邓来作他亲密的助手。

    毛是领袖,邓是部下,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制定政策方面邓和他的同事们和毛的观点并不总是一致的。邓一直是以准确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著称,特别在党的团结或党的纪律的准则遭到破坏的关键时刻,他总是极力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图说服别人。②当时邓和其他领导人都认为党内不仅可以有不同意见,甚至还欢迎有不同意见,这样做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中共的“八大”会议上,代表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选择展开了畅所欲言、开诚布公的讨论。③大家都希望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处理问题,而不是用斗争的办法。另外,邓小平和陈云也早已学会了在什么时候,该以什么方式向毛主席提意见,在什么情况下保持沉默或以缺席的方法进行回避。

    领导层的冲突

    作为国家政策变化的一部分,刘伯承和邓小平离开西南调回北京,这意味着地区性政府的结束。总的来说,地方主义不算是问题,设置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仅仅是一种暂时的措施。任命六大行政区领导人主要是因为(以刘邓的情况为例)在与国民党内战结束时,他们在中共军队中担任领导职务。如果他们正好是在他们的家乡任职,邓和刘的情况正好是这样,正是这种令人满意的巧合使他俩备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能讲当地的语言。1952年,当中共进一步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时,没有碰到明显的阻力。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军校的校长(当时他60岁),邓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后来在1954年制定的宪法中被称为国务院),并临时兼任中央财政委员会委员和财政部长。

    然而,新政体首次发生的较大危机具有一定的地区性。邓到北京还不到一年,就发现自己处于危机的中心。这次危机的消除在邓的生活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当时东北和华东地区的领导——高岗和饶漱石——开始被解除领导职务(1954年早期),1955年被开除党籍。④邓在这些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不仅突出了他是毛泽东的重要助手,而且显示了他团结各个部门并对其进行领导的才能。

    邓到北京的最初的任务是参加国家宪法起草的准备工作。这个宪法最终是在1954年颁布的。他的具体工作范围似乎是主持选举委员会的工作。⑤然而,在1954年6月,他还没有把第一次国家选举的最终报告呈递上去时,⑥由于高岗和饶漱石事件的干扰和其它的一些事情,迫使他兼任了财政部部长(从1953年9月到1954年9月)。

    在邓的生涯中,这突如其来的转折——他以前没有专门从事过经济财政工作,以后也不会再有⑦——不仅是由于他和毛的关系影响,还有他和周恩来的关系及财政部那些高级官员对他的满意的影响下促成的。尽管1953年高和饶都是地方领导,他们也担任国家职务:高是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饶是中共组织部长。两人都支持中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