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乾隆年间,北京。
紫禁城内,慈宁宫中花团锦簇,太和殿上,张灯结彩。当朝天子爱新觉罗·弘历率王公大臣正为自己的母亲皇太后庆贺六十大寿。乾隆喜气洋洋地望着满朝的文武大臣。
“福康安晋献寿礼!”伴随太监的一声吟报,年轻的福康安一身戎装洋洋得意地走上殿来。他在太后与乾隆面前,甩袖子,跪下,磕头。两名太监高举着全部用黄金打造的、上书“万寿无疆”的金光闪闪的寿樟,恭敬地立在一边。
“太后,此乃福康安征西之时,取敌酋金冠打造而成。”福康安指着寿樟对太后说道。
“捷报飞来作寿礼,好!好!”太后含笑赞许道。
乾隆在太后身边微笑点头,眼望着福康安晋献的寿樟挂在大殿一边,那里陈列着众大臣所献的各式寿礼,阳光从窗口照进大殿,照在大臣们的脸上。
“和珅晋献寿礼!”大殿上,太监高声吟报,大臣们纷纷侧目注视。身着官服的和珅,满面春风地走上殿来。在和珅身后,两个太监高举着一个全是用珍珠串成的巨大的寿字,一眼望去光彩夺目。
“此乃用一百零八颗合浦珍珠串成,祝老佛爷万寿无疆。”和珅对太后秉报道。
“这么大的珍珠,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太后惊叹道。
乾隆望一眼母后,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殷切,说道,“这种珍珠,大户人家有个几颗,已是难得,和珅竟一口气献上一百零八颗,足见其孝心。”
“谢万岁!”乾隆话音刚落,和珅便欣喜地称谢。
乾隆的目光经过和珅,移向殿外。纪昀在殿外手捧装着字画的盒子走入大殿。乾隆望着纪昀微微一笑,向身边的两个太监使了个眼色,两个太监会意,走向纪昀。
“纪大人,请把贺礼给咱家。”一太监对纪昀说道。
“有劳公公。”纪昀说着,将装字的盒子交给身边的太监。
“纪大人,这边请。”另外一个太监走上来,拉住纪昀,转移纪昀的视线。接过纪昀装字画盒子的太监趁机用另一个盒子调换了纪昀的盒子。乾隆在太后身边像一个作弄同伴的调皮青年一般偷笑,大殿内人头攒动,谁也没有留意太监的调包计。
“纪昀晋献寿礼!”为纪昀调换了寿礼盒子的太监吟报道。
乾隆不动声色地笑笑,注视着纪昀。“纪昀,你的贺礼一定别出心裁吧?”乾隆笑道。
“臣启太后、万岁,臣没有和大人那种手笔,只能亲笔写了祝寿赋,献给太后。”纪晌道。
“纪晓岚书法天下闻名,好!好!看看吧!”太后道。
两个太监打开盒子,纪昀一愣,盒中只是一张没有裱清的白宣纸。
“这……”纪昀望着盒子一时间惊得满头是汗,乾隆见了却十分得意,在殿上偷笑着。
“纪大人,你连裱格的钱也省了。”和珅在一旁讽刺地说道。
纪昀手忙脚乱地打开宣纸,宣纸上一片空白。纪陶呆住了。
“纪晓岚,你这是什么意思?一张白纸?!你眼里还有没有太后?”福康安严肃地质问道。
乾隆不动声色地望着众大臣,大臣们全呆住了。纪昀面色苍白,环顾左右,大汗淋漓。和珅见纪昀已然十分狼狈,窃喜着上前打着圆场,“我相信纪大人决不会如此失礼,是不是拿错了?快找找,快找找。”
乾隆暗笑着,他望着然若寒蝉的众大臣。福康安怒视着纪昀,纪昀焦急地四下扫视着,他望见窗口夺目的阳光,在阳光照射下,和珅献上的珍珠寿字闪闪发光。纪昀急中生智,镇定下来,双手献上宣纸,那是一张真正的白纸。在乾隆身边,太后疑惑地望着纪昀。
“纪昀,说话呵!”乾隆催促道。
“太后,万岁,请容纪昀晋献寿礼!”
“纪昀,太后华诞,你献白纸?”乾隆问道。
“太后,万岁,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白纸,纪昀在上面写了字了。”纪昀沉着地说。
众大臣十分惊讶,和珅也是一愣,凑上前去观看那张白纸。
“哎,纪大人,恕我眼拙,这字何在?”和珅问。
“不怪和大人眼拙,纪昀这字不用墨写,乃用天地精华书成,凡夫俗子看不出来。”纪昀笑道。
“哼!分明狡辩!”福康安一边斥道。
“纪昀,看不出字,怎么算数阿?”乾隆在殿上微笑着问。
“臣启万岁,纪昀此字,必得寿与天齐之人,才看得见。”纪昀答道。
“寿与天齐,那是非太后莫属,请太后一观!”和珅绝不会放过这个刁难纪昀的良机,他步步紧逼地说道。
太后在殿上,早已疑惑良久,此时更想知道纪阳白纸上的字如何才看得出来。
“哦,好,待我看看。”太后说罢,站起身来,乾隆搀扶着太后走下大殿。纪昀手持宣纸,悄悄地移动位置,走到和珅所献的闪光的珍珠寿字前面。乾隆扶着太后,没有注意到纪昀已移动了位置,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