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安德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钦差”出京乐极生悲 二、喜庆寿诞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left小安子总是给别人磕头,这次他终于端坐在那里,接受别人的磕头。32岁生日时,他做了一次“主子”。righ

    安德海在北京派人忙活了好几天,终于置办了两只太平船,沿大运河南下,出北京,经沧州,一路轻歌曼舞,好不威风,好不自在。虽说是避难,但一想到马上就要赴苏杭、两广捞一大笔财富,他很快就把关于“安”字去宝盖的事给忘了。再说,他高兴的另一层原因是自己的寿诞快到了。

    安德海是道光十七年七月二十日生,至今已32岁。这32年来,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吃了上顿不一定下顿有饭吃,哪里能过什么生日。过生日,他连听说过都不曾。十来岁入宫,他是奴才,永远是给别人磕头的,他见过皇上过生日,皇太后过生日,公主过生日,他磕过无数的头,说过无数句祝福的话,可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磕过头,为自己祝过寿。这过生日的滋味,安德海早就想尝一尝,今天虽仍身为奴才,但远离京城,连最心疼自己的慈禧也不在身边,他安德海非要好好过把瘾不可。

    刚过沧州,安德海心中就盘算着,在哪儿过生日好呢?捏着手指头一算,今天是七月初八,明日初九、初十,正好,按正常行程,到自己的故乡——直隶南皮县境界,是七月二十左右,真是天遂人愿。是老天爷开了眼,也让他安德海风光风光。

    安德海是太监,是阉人,在宫廷里当奴才,不男不女,往往被人瞧不起。当时的直隶(今河北)一带,如沧州、南皮、青县、河间、涿县、大城、昌平、平谷等县出太监,太监大多数出身贫寒,遇上天灾人祸或旱涝灾年,揭不开锅的人家为了不让孩子饿死,只好强忍悲痛将男子送进宫里,阉了,当太监,总可以留条活命。太监们大多数很辛苦,有看门的、扫地的、做饭的。

    倒尿壶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很少有混出个人模人样来的。

    他们身老体衰以后,无家可归,回到家乡,被人耻笑,被人轻视,连死后也不允许进祖坟,只能在河岸或荒山挖一个小坑,埋了了事。也有的年迈以后出家做和尚,死在庙里。直隶沧州附近单太监庙就多达几十座。这些庙中特别有名气的是赤墙碧瓦的兴隆寺。兴隆寺与紫禁城仅一墙之遥,却是两番天地,紫禁城里淫靡无度,兴隆寺内,一群“废物”风烛残年。这些情景安德海早有风闻,他不是笨蛋,趁自己正有权有势可不能像其他太监那样了此一生,他要活出个人样来,他除了没了那个“宝”,他什么都有,淫欲、财欲、权欲。

    记得有一年慈禧过生日,宫里大摆筵席,三天三夜没撤席,满汉全席、南北点心、新疆的葡萄、四川的荔枝、安徽的贡酒、江苏的香米,一车车,一筐筐,肩抬手拉,堆成了小山吃不完,烂掉,扔掉。还有那整整三天的大戏,北京的名角几乎全登场了,一个个俏模样,安德海看在眼里,爱在心头,可干瞪眼,自己没“男根”,少了一个“宝”,没那艳福。更让安德海羡慕的是圣母皇太后被众臣拥着、拜着、捧着、吹着。他安德海早命中注定没那么一天,但别的太监,别的老百姓不可能享受的,自己或许还有那个福份。

    这一天,安德海失眠了。这些年来,自从平定了肃顺、端华、载垣之乱,也就是当年的辛酉政变,安德海逐渐取得了慈禧的信任,甚至是私爱,他也搞不清自己的身份是太监?还是情人?反正,他是个特殊的人物,整日养尊处优,虽然机关算尽,绞尽脑汁,但毕竟这些年国家相对来说还算太平,安德海只须保存、发展自己的实力,并不过多地空耗自己的精力,所以一天天白胖起来。他很少失眠,而今天却怎么也难以入睡,想什么呢?

    想的是如何风风光光地过32岁寿诞。

    恐怕安德海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自己精心安排的第一个寿诞,也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这可能是上苍的安排吧,多行不义必自毙。喝了这碗祝寿酒,他便上了黄泉路。

    安德海左思右想,一定要好好地庆寿,总是在船上,排场不会太大,但档次一定要高。银两方面的问题,他早已就有打算,这十几年来,追随慈禧,特别是八年前的“辛酉政变”后,安德海得到了西太后的宠幸,由一个普通的太监荣升为太监大总管,平日里小太监们巴结、逢迎着他,就是王公贵族,想求西太后办点事,第一道关节便是大总管安德海。当年,安德海的母亲去世时,单地方官员吊唁时收的银两就多达十几万两,其他锦缎布匹且不在话下。安德海苦心经营,搜刮钱财,早已不是新闻。一个老公,失去了生育能力,没有后代,所以,他一则是借寿诞炫耀一下自己的威势,二则也享受享受,把堆积如山的银两打发一点出去。

    安德海这次南行,除了家丁、丫头之外,他精心挑选了六人同行。第一个人是他的二叔,安邦杰,此人读过几天书,聪明过人。当年安德海发迹后,也算个孝子,他每年都将大量的钱财运回老家南皮县,所以,除了他本人没读过什么书,他的侄子、侄女、妹妹、弟弟、外甥等人都进过私塾,他一把培养了安家的后代。安邦杰对这个阉人侄子特别疼爱,一来是至亲,二来念他对安家有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