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三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闻风而动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几天,胆颤几下,风头一过,出来照常过日子!

    北京城楼上的钟响了,天宇里回荡着洪亮的钟鸣,一群鸽子带着风哨儿飞过萌绿的树顶,飞过屋脊.飞过紫禁城,轻风吹送着优美的哨音。

    北京城就在这钟声和哨儿声中,结束了一天,又开始了一天。

    森严的紫禁城庄严,肃穆,神圣不可侵犯,它不动声色地倾听着历史的是是非非,人生的沧海变迁,它既是一个智者,同时又是一个圣者,它的心中蕴含着无数神秘的故事和数不尽的悲欢离合。

    紫禁城是尊严的化身。

    紫禁城中没有外面祥和,宁静的气氛。

    一位大臣在午门外下了马,跑进午门,又一溜跑过乾清门,来到乾清宫外,已是不由得气喘。

    他是兵部尚书明珠,康熙皇帝召他立即见驾,明珠明白,必定有重大事情发生,不敢有丝毫的殆慢,便一路地跑来。在路上,他思考着皇上叫他来的原因;他凭自己丰富的经验,警觉地意识到,吴三桂想必近来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在前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吴三桂很可能要狗急跳墙,以补救两年来按兵不动的被动局面。但是,这只不过是他的猜测而已.更具体的事情,他一点也不知道。

    “宣尚书明珠上殿。”

    明珠赶紧整理整理因忙乱而不整的朝服,快步踏上台阶,跨过门槛,掸衣袖,撩袍跪倒,口称:“吾皇万岁,万万岁。”

    “爱卿请起,赐座。”

    “谢主龙恩。”

    旁边的太监赶忙搬来一只凳子,请明珠坐下。

    明珠坐下,看着康熙皇帝,等待康熙皇帝说明召见他的原因。

    康熙帝坐在桌案后,眉头紧锁,失去了这些天来的喜悦表情,脸色阴沉、忧郁。

    康熙皇帝不同平常的情态,明珠当然早就看在眼里,更加确信必定有重大事情已经发生,但是只因自己不明就理,所以他一言不发,等候着康熙皇帝开口。

    然而皇帝并没有说话,却让太监传过一个折子。明珠接过来,展开观瞧,不禁也倒吸了口冷气。折子是从湖南送回来的,关于吴三桂亲征,军队行动,军心士气等的奏表。明珠看完,豁然明白皇上召见他的原因和皇上失之常态的根由,明珠把折子重新呈送上去。

    “爱卿意欲如何?”康熙皇帝这时终于开了口。

    “全凭皇上圣裁。”明珠答道。

    明珠跟随康熙已经多年,通过智擒鳌拜皇上表现出来的智勇,他深深了解康熙的为人,知他很有主见,遇事总是镇定自若,充满自信。像今天这种情形是十分少见的。因此他不敢贸然回答,而且连说话也小心翼翼。

    “朕要听听爱卿的意思。”

    明珠看到康熙执意要听自己的意见,于是谨慎地说:“微臣认为,吴三桂的这次出兵,无异于田蝗临秋.想做垂死的挣扎。虽然吴三桂来势汹涌,很是吓坏了朝廷的步将和兵勇,但是其底气不足。”

    “继续说下去。”

    明珠见康熙在微微颌首,于是又接着说:“吴三桂虽然勇猛,但时机已失,几年的消耗,使之所存倾之殆尽。如此草率出兵,貌似不可战胜.实则只是匹夫之勇,不可过虑。”

    明珠说到这,又偷眼向康熙皇帝观瞧,只见皇帝仍在点头,紧锁的眉头已渐舒展,心知自己所虑,甚合康熙所思,便接着往下说:“然而匹夫之勇虽不可过虑,但也不得不防,不得不与之争先。如今我军虽然组织了进攻,但是军心不稳固,而且士气不高,这是兵家之大忌却也不得不治。这也是微臣最大之忧也。”

    明珠说完,见康熙皇帝已恢复了以前的神态,心中也不由高兴。

    “爱卿想如何恢复士气呢?”康熙嘴角露着不易觉察的微笑。

    但是善于察颜观色的明珠对康熙的每一点微微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康熙早已做了打算,于是便说:“微臣还是听皇上的高谋远略。”

    康熙用充满智慧的眼睛看着坐在下面的心爱大臣,爽然一笑:“朕也是想亲征!”

    康熙的这句话虽然不高,但很有力气,每一个字都清晰准确地传递到尚书明珠的耳中,然而明珠听来,康熙皇帝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声春雷,在他的耳朵中轰然炸响,震得明珠的耳朵嗡嗡有声,甚至几乎失去听觉,明珠万万没想到康熙皇帝竟会下如此的决心。

    康熙皇帝的话音刚落,明珠就从凳子上腾地站起身,双膝跪倒:“请皇上三思。”

    康熙见明珠如此,却未奇怪,仿佛事先早有预料。

    康熙说道:“明爱卿请起。”

    明珠并未起身,仍然跪着说:“臣再请皇上三思。”

    康熙皇帝又是一笑,说道:“我意已决,明日太和殿奏议,你下去吧!”

    明珠见事已如此,再多说了没有什么用处.于是说:“微臣告退。”说罢起身退出乾清宫.走到殿外。

    殿外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有几缕的轻薄的浮云,太阳光朗朗地照着,挥洒着温暖的力量,不时有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