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通往京师的官道上,奔驰着一匹红色骏马,被马蹄腾起的尘土拉得很长,弥漫着整个路段。马已经通身是汗,虽然掠起强劲冷风,但是对马却起不到丝毫的作用。马背上的人竭力往前倾,几乎是快贴在了马鞍上。一只手拉紧马缰,另一只手却在身后高高扬起,划了一弧,手中的马鞭便狠狠抽打在马臀上。这匹马已经是全力飞驰了,马嘴里不住流下的白色泡沫,掉在地上,瞬间便被灰尘淹没了。见到前边的路旁有了驿站,马背上的人长长舒了口气,使劲一带马的缰绳,马往前冲了几步和另一匹早已等候的马站成并立。同样的红马上同样端坐着一名军官。这名军官接过刚到此地的军官递过来的背包,双脚一踹蹬,说了声辛苦了。但是声音却已远远被抛在了后边。余音缥缈传来。混身湿透的马儿打了个长长的喷鼻,不等主人下来,扑通一声跌倒在地,军官从马背上滚下来,躺在那大口喘气。
这是康熙皇帝下令设置的飞马传书的驿道,把最新的战情和消息尽快呈送进宫,进行审阅,做出决策。这些驿使和驿马整天奔驰往来于这类似的驿道上,传递着紧要公文和文书。这些驿道从各地通往京师,湖南、湖北、江西、福建、陕西、河南、安徽,等等。
在这匹马上承载的就是吴三桂亲征的消息,它将在两天之内送到康熙皇帝手里。
在吴三桂亲征出发前夕,已派人向湖南和陕西送去消息,并在一路上鼓动宣传,大造声势,鼓舞着吴军兵丁的士气,坚定着他们的信心。他们都希望吴三桂早些时日到来,给他们带来胜利,给他们带来美好的前景,能够挽救他们被动的局面。
吴三桂亲征的消息同样也传到了清军的各个军营统率的中军大帐。安亲王岳乐惊呆了,康亲王杰书惊呆了,贝子尚善惊呆了,大将军图海惊呆了……他们手下的兵丁也惊呆了……他们通过对各个渠道得来的,吴三桂在成都“颇事酒色,后宫美女数十人,一应政事,皆委臣下,惟事娱乐,人心渐变……”的消息汇总来分析得出:“以三桂开创之主,却也如此颓放,不久必败。”的结论,但尔今,听说了吴三桂这次亲征,并且声势如此壮大,近远震动,他们无不骇异非常。
清军将领对吴三桂这项出乎他们所料的亲征,表现出他们少有的荒乱,军内外散播着各式各样的流言。清军惊慌失措,军心不稳。因为他们都摄于吴三桂震惊远近的威名,害怕于吴三桂声传朝野的厉害!
清军将领基于将士这种慌乱颓废的局面,一面作出相应的战略布置,一方派信使飞报朝廷,等候年青的康熙皇帝作是进、是退、是守的重大决策。
河南统兵的顺承郡王把所率的大军退驻到开封。
图海调遣将军穆占先领军队一万多人,急速赶到湖北,以补充湖北的兵力。
在湖南的清军为了打消吴三桂的狂盛气焰,灭掉吴三桂以图挽救湖南的计划,准备加紧强攻,在吴三桂大兵到来之前攻破湖南,于是清军分兵三路,组织了强大的攻势:
一、安亲王岳乐,连同董卫国,先占领萍乡,并以此震摄浏阳;
二、蔡毓荣率领手下军将,从荆州、岳州,分别向长沙进攻;
三、贝子尚善同水军提督扬捷由镇江出发,迂回到长江上游,攻取洞庭湖。
三路大军一同开进。
一场宏大的逐鹿战将在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展开,战事迫在眉睫。
五月的北京城度过了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的严冬,已经完全复苏了,进入了春夏之交的一年中少有的季节。
北京城仍像往日的北京城,依然喧闹、繁华.并没有因南方、西方的频频战争所影响,而显得压抑、沉闷。大街上往来的官员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来来往往,认识的说几句话,谈谈官场和战场。他们是皇城根中心范围的人,不用发愁外来的敌人会攻打进来,因为他们有一个精明、能干,能替大家分忧的皇帝。皇帝得为保住他的皇位而悉心于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各项工作,“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他得为保护住他的领地,平灭叛军吴三桂而日理万机!年青有为的皇帝精力充沛,谋略过人,胜过任何朝内朝外的大臣。大臣们对皇帝既敬仰又衷心佩服,而且是内心不存在任何疑虑的佩服。所以,走在大道上的官员的生活过得仍旧十分的滋润,过得很舒坦。外敌由八旗军挡着,内政由皇帝管着。他们干好自己的份内事,就万事大吉了。
大街小巷的茶馆里照样顾客盈门,熙熙攘攘,挎着刀的,提鸟笼的,挑着担子的,穿长袍马褂的,周身短打扮的……边喝茶,边聊天,天上地下,天南海北。他们也不怕吴三桂,前两年最艰难的日了都挺过去了,更何况近两年天公做美,风调雨顺,再加上皇上圣明,政事清明,所有的这一切,都显示着很好的兆头。还有什么事担心的?一切都会过去,不用担心,也用不着忧愁,大不了是个改换门庭,不论是谁坐了龙庭,他们还是皇城根的人。李自成进北京是那么回事,顺治进城也是那么回事,如今的康熙皇帝不也还是那回事吗?假如是吴三桂打进来,想必也是那么一回事,无非是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