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三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中流砥柱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

    北京城。

    这一年冬天,北方的寒流来的特别早。霜冻早早地就光临了这古老而庄严的北京城。北风呼啸着,所有的尘土、沙粒、枯枝、败叶都卷上天空,使整个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房屋都现出了灰色。冷风掠过长长的、窄窄的大街,仿佛带来了哀思。

    黄昏。

    天空阴沉沉的,狂风肆虐。

    “(足达),(足达)(足达),(足达)(足达)(足达)……”

    在通往北京城的官道上,两匹快马由远而近地从远方灰沉沉的大道上驶来。

    走近,才看清,马上伏着两个人。

    再细看,两人脸上却满是汗道儿,并且汗还不住地往下流,头上也直冒热气。

    这与当时周围的天气是多么不相称!

    这两人到达城门前,不但没有把马放慢,反而更使劲地抽了一鞭。

    守门人持枪正要拦阻,两匹马已经飞快地从他们中间一闪而过,他们冲着两匹马远去的地方直喊叫。

    那两人头都没回,仍打马向前飞驰。

    两个人一连闯过几道大门,直到午门。这才下了马。

    下了马,马也不顾,赶紧飞快地向内阁。守门侍卫,怎么也阻拦不住。

    这二人一直跑到殿下,大声报道:

    “不好了!不好了!吴三桂反了!”

    说到反字,二人竟一时昏了过去,扑倒三阶前。

    这时正值吃晚饭时,康熙皇帝正在进膳。

    执班的殿前官惶恐不安地在御膳房内向外探了探头。

    恰好,康熙抬头,看见了。

    “什么事?探头探脑的!朕不是早就下谕,不准在吃饭时来打扰朕吗?”

    殿前官见皇帝答了话,慌忙跨进室内,扑通跪倒,叩头如捣蒜: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本不敢打扰圣上进膳。可是,有一紧急情报不敢不及早禀告圣上。”

    康熙心中一震,但脸上仍不露声色。

    “有什么事?你就快说吧。”

    “是。刚才兵部郎中党务礼,户部员外郎萨穆哈言讲,说吴三桂反了。”

    “啊?他们二人现在哪里?”康熙大吃一惊。

    “他们晕倒在殿前了。”

    “赶紧把他们唤醒过来,把他们带到朕书房去。”

    原来这二人是兵部郎党务礼,户部员外郎萨穆哈。他们二人先前奉了皇帝圣旨,去贵州办差,准备迎接吴三桂眷属至京。突然,他们获悉了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凶信。二人吓得魂不附体,慌忙乘上快马,加鞭急驰,星夜兼程,一口气跑到了北京。

    他们二人被唤醒,听说皇上召见,倒又吓得出了一身汗。因为他们二人官微职卑,从没有被皇上直接召见过,到了此时,惊惶万状。一进康熙的书房,急忙跪伏在地,连呼:

    “奴才万死,奴才万死。”

    康熙一挥手,让他们抬起头来,把实情赶快奏上来。

    二人慌忙把吴三桂造反,抚臣朱治国被杀,督臣甘文焜自杀的事,一五一十地详细讲述了一遍。奏完后,又称:

    “奴才昼夜疾驰,一路马不停蹄,赶到京城,却已经过了十二天了。只望赶紧奏明圣上,无意中神魂不定,闯入了殿前,惊扰了圣上,自知犯下了大罪,求皇上重惩!”

    康熙帝道:“你们闻听警报,能够星夜前来禀明朕,倒也忠实可嘉,只是欠镇定一点,以致如此。朕特赦你们无罪,下次须谨慎方好!”

    两人忙谢恩退出。

    康熙连夜急召重臣商议大事。

    这时,北京城已经全知道了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于是,上至朝廷,下至普通老百姓,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清中央皇室紧张,忙乱而又不安。

    乌云压城之时,紫禁城感到了巨大而沉重的压力……

    各地军情战报频频飞往紫禁城,每日多达三、四起。清军的败讯接踵而来。

    吴三桂称王建国!

    周兵逼临长江!

    清兵节节败退……

    一个不满三十年的政权,面临丢失半壁河山的危境。面临灭国北走的凶险,谁不感到胆颤心惊?

    朝议汹汹,人言纷纷。

    许多朝臣惊恐至极。有遣妻小家眷财物先回关外者;有乘机索贿抢占钱产者;有暗通吴三桂以求后路者……

    甚至部分大臣竟上书主张严惩撤藩之臣,杀之以安吴三桂!

    年仅二十来岁的康熙皇帝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只有他能感到这政治湍流的声势与险恶,只有他能感到爱新觉罗大业将有可能毁于一旦的严重威胁……

    这位天才的青年政治家,在这乌云压城城欲摧的险恶时刻,非但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而且表现出了惊人的胆略与意志。

    他迎接了这个挑战!

    为此,他在乾清宫举行了全体朝臣廷议——一次规模空前的御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