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时间展开了征服土司的战争,这些土司多半是数百年来相沿世袭下来的,家财万贯自不必说,珍玉珠宝也有所积蓄。吴三桂耳有所闻,目有所睹,一入云南,就已垂涎三尺,依其权势,强迫土司捐助军饷。后来又以种种借口发动战争,用武力强行掠取。
清朝的财权本来在户部,可吴三桂却不允许户部干涉云南的财政。他除了伸手向户部要钱外,还在云南熬盐、开矿,甚至自行铸钱,攫取了白花花的银子。
所有这一切准备活动,都凝聚在深山谷地的这支军队身上。
自康熙派吴丹来“抚慰犒赏”将士之后,吴三桂便将队伍主力转移到了这座山中。这座山又只有一个大口,进山口后却豁然开朗,谷地中有丛林小河,砍去密密灌木草丛藤条后,实在是一座理想的秘密基地。
眼见山口遥遥在望……
突然,身后响起急驰的马蹄声。
吴三桂大半生都在战马上浴血厮杀,一听便知不是寻常骑手,且可能是十骑左右急驰在后追来……他一挥手:“停——!”
身边亲兵甲士锵然长刀在握。
“世伯——”只听一声长呼,一骑当先而至,马上之人风尘仆仆……
“之信?”吴三桂又惊又喜,“有何大事?如此紧追而来!”
“世伯请回,大事不好……”
“什么大事?讲,都是自家人。”吴三桂对身边亲兵的忠贞不二向来不怀疑。
“世伯,朝廷下旨,使我父撤藩归回辽东,不许我留任平南王,令一起回辽东;还要遣散藩镇所属兵马,全部回老家……”尚之信急不可耐地一口气说完。
“噢?”吴三桂没有惊慌,但脸上却掠过一丝阴云,“来得好快呵。”他略一沉吟,向亲兵队长下令:“飞骑通告马宝将军,说我三日后再来营地——回府!”
吴三桂、尚之信打马回到平西王宫。
回到王宫没有歇息,吴三桂让亲兵请来方献廷,三人在小书房中密议对策。
尚之信最急,“世伯,小侄尊命劝父上书,弄成今天这种结果。若不出良策,三藩全完了。”
“别急,之信,谁也完不了。献廷,你有何高见?”吴三桂镇静自若。
方献廷慢声细语:“唇亡齿寒,我们不能坐待平南王被撤。其实也未必是坏事。撤之愈早:动之愈早,则朝廷准备不足,我方胜算甚大……我意,平西王,请靖南王立即同时上书请求撤藩。”
“有什么好处?”吴三桂问道。
“一则,可缓平南王之急;朝廷见二王上书求撤,一定怕撤藩令下达后云贵起事,所以必不再催促广东早撤。一二则,三藩当成一个事儿先后而来,借平西王永镇云贵之先诏,陷朝廷于不义之中,我三方趁时而动。三则,平西王上书,必引起朝野震动,必然引起一番争论,我们加紧准备,迫小皇上下令,我们立即兴兵……”方献廷分析得头头是道。
“好!越快越好!”尚之信不待吴三桂表态,立即赞成。
吴三桂眼睛闪亮,“对!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