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下
沈重樊深熊安生乐逊黎景熙冀俊赵文深辛彦之何妥萧该
包恺房晖远马光刘焯刘炫褚晖顾彪鲁世达张冲王孝籍
沈重,字子厚,吴兴武康人也。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及长,专心
儒学,从师不远千里。遂博览群书,尤明《诗》及《左氏春秋》。梁武帝欲高置
学官,以崇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选,以重补国子助教。后除《五经》博士。
梁元帝之在藩也,甚叹异之。及即位,乃遣主书何武迎重西上。
魏平江陵,重乃留事梁主萧察,累迁都官尚书,领羽林监。察又令重于合欢
殿讲《周礼》。武帝以重经明行修,乃遣宣纳上士柳裘致书礼聘,又敕襄州总管
卫公直敦喻遣之,在途供给,务从优厚。保定末,至于京师,诏令讨论《五经》,
并校定钟律。天和中,复于紫极殿讲三教义,朝士、儒生、桑门、道士至者二千
余人。重辞义优洽,枢机明辩,凡所解释,咸为诸儒所推。六年,授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露门博士,仍于露门馆为皇太子讲《论语》。建德末,表请还梁,
武帝优诏不许。重固请,乃许。为遣小司门上士杨汪送之。梁主萧岿拜重散骑常
侍、太常卿。大象二年,来朝京师。开皇三年卒,年八十四。隋文帝遣舍人萧子
宝祭以少牢,赠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重学业该博,为当世儒宗。
至于阴阳图纬、道经、释典,无不通涉。著《周礼义》三十一卷、《仪礼义》三
十五卷、《礼记义》三十卷、《毛诗义》二十八卷、《丧服经义》五卷、《周礼
音》一卷、《仪礼音》一卷、《礼记音》二卷、《毛诗音》二卷。
樊深,字文深,河乐猗氏人也。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河西,
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累迁中散大夫。尝读书,
见吾丘子,遂归侍养。
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
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老痺,或免虏掠,
乃弗食。夜中匍匐寻觅,母得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
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东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
学,延深至家,因是便得逃隐。周文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
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
寻而于谨引为府参军事,令在馆授教子孙。周文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
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
不能晓悟,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性
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
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天平二年,迁县伯中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建
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朝廷有疑议,常召问焉。后以疾卒。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仓》、《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
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丧服问疑》各一卷。又撰《七经
异同》三卷。子义纲。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少好学,励精不倦。从陈达受《三传》,
从房虬受《周礼》,事徐遵明,服膺历年,后受《礼》于李宝鼎,遂博通《五经》。然专以《三礼》教授,弟子自远方至者千余人。乃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
所未悟者,皆发明之。齐河清中,阳休之特奏为国子博士。时西朝既行《周礼》,
公卿以下,多习其业,有宿疑硕滞者数十条,皆莫能详辨。天和三年,周齐通好,
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
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而骤问之。安生曰:“《礼》义弘
深,自有条贯,必欲升堂睹奥,宁可汨其先后?但能留意,当为次第陈之。”公
正于是问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公正嗟服。还,具言之于武帝,
帝大钦重之。
及入邺,安生遽令扫门。家人怪而问之,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将见
我矣。”俄而帝幸其第,诏不听拜,亲执其手,引与同坐,谓曰:“朕未能去兵,
以此为愧。”安生曰:“黄帝尚有阪泉之战,况陛下龚行天罚乎!”帝又曰:
“齐氏赋役繁兴,竭人财力,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欲以府库及三台杂物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