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意?”
我高声说:“微臣建议,在圣京城正中心开辟长宽各达两里的方形地域,修建一栋‘英烈阁’,描绘所有天朝著名将领画像于上,供后人膜拜。设立无数灵位,上书天朝万年来各次战役牺牲将士可查之人的名字,以供后人献礼。”
神仁皇鼓掌问到:“无名之人又当如何?”
我厉声说:“无名之人,当在‘英烈阁’前,广场正中,修建地基十丈,高六十丈‘忠魂’石碑一栋,上书全体供奉之词,下刻天朝著名战役,例如‘万马渡江’ ‘一人挡关’‘火破十军’等等雕刻于上,让天朝万代子民,记住这些曾经为了天朝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好儿郎。也让天朝军士,心中有一期盼。让他们明白,一日得以画像于‘英烈阁’,一日得以列名于‘忠魂’碑上,足以光耀万代,美名千古。并且每年设立一日,让天下百姓为天朝军人祈天祷福,祝我天朝军威,万古不灭。”
大殿众臣惊然,神仁皇猛的一拍条案,起身下令:“着工部户部立刻着手,为我天朝儿郎立此万世不灭的象征。完工之日,朕当亲自主祭,由玉蟾丹士和黑天国师亲自替阵亡将士招魂设蘸……征南大军停驻于圣京,完工之日,让他们亲自为征南兄弟手足进行安魂大礼。”
文武大臣舞蹈称善,跪倒在地,尤其众武将,无论职位高低,都是长跪不起,清泪缓缓而下……
第六十四章魂
神仁皇钦点我做监工,三个月内,完成了一切。
城中心圈出了两里半长宽的空地,而圣京人口日益增加,为了日后的发展以及安置这些房子被征用了的百姓,户部一咬牙,批出了大笔银两,工部招揽了百万民工,把整个圣京城的城墙向外硬生生的扩展了五里地。新的城墙高十五丈,宽二十丈,雄伟无比。
而百姓们都知道了征用的土地是拿来干什么的,一夜之间全部收拾好了家当住进了亲戚朋友家里,无数附近城市的百姓自己带了干粮棉被来圣京帮忙施工。
两里半的一个大广场,地面是从城西五百里开采出来的五色云石,长宽一丈,厚三尺,打磨得平滑如境,整个广场在太阳照射下,辉煌华丽无匹。
“英烈阁”是由一色青石搭成,三百七十五名天朝最有名的工匠集体苦思了半个月,一夜之间汇集成了这个“英烈阁”的建筑图纸。威严高大,大门就有五丈高,阔八丈,整个“英烈阁”由青石垒成,浑然一体,接缝处连刀片都别想插进去。
“英烈阁”分三进,第一进是无数密密麻麻的玉石灵位,从户部以及兵部的档案中翻出来的天朝万年历史,有名有姓可以考证的三百八十九万阵亡士兵的名字全部刻在了灵位上,供奉在了第一进的十栋大殿内。
第二进规模稍微小了点,是所有的可考证的十一万七千八百名阵亡将领的灵位。
第三进是高达三十丈的辉煌巨楼,其顶上的楼阁供奉的是天朝最伟大的三十七位统帅的画像。就连我的那个老头子,立下不世功业的杨龙大元帅都还没有资格名列之中。他们都是在国家危亡之时,引大军,平定天下;洒热血,开疆拓土的不世豪杰。
“忠魂”碑被我剽窃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形式,但是规模大多了,底座十丈,周围是九层雕玉栏杆。碑体下部是精细到了一毛一发清晰可见的雕刻,一共是三十六副巨型战役的雕刻。同样的,征南战役都无资格排列其上,但是我们心服口服,比起那些以两三万大军破敌百万的先辈,我们的功绩的确不足一提。
号称天朝第一神手的“玉匠神”在雕刻完了最后一位碑上士兵的眼睛后,连续三个月每天只休息一个时辰的他猛的吐出了几口鲜血,一声不吭的丢下了手中的雕刻刀,泪如雨下,轻轻的抚摸着这些石碑上的人物,低声说:“这辈子啊,我再也没办法刻东西了……”
咕咚一声倒在了地上,扯着鼾声睡去了。
六十七万大军自发的参加了新的城墙的建设以及运输铺设石板的工作。户部征集了百万民工,可是后来统计,参加整个工程的兵民超过四百万人。而留下来领取工钱的不过七十九万。户部的云尚书目瞪口呆,第一次因为钱花不出去而留下了眼泪。
秦学士亲自动笔,用他特有的劲力十足,挺拔无比的字体写了一篇洋洋洒洒上千字追悼万年来所有天朝英烈的祷文,一名名气仅仅在“玉匠神”以下的高手匠人在碑体脚手架上不眠不休的忙碌了四天四夜,一气喝成,把祷文恭恭敬敬的刻了上去。随后,三名最著名的漆匠带着朝圣一般虔诚的神色,恭恭敬敬的在字里头镏上了十三道金漆。
碑体的正面,由神仁皇钦点,我用类似拖把的大笔运足了内力,写上了“军魂”二字。字体不算美观,但是劲气十足,每一笔,每一划都彷佛要破空飞去,尤其因为我在写字的时候暗运“天魔气”,杀气无意中带入了笔迹,稍微凝视两个大字,就彷佛亲身到了那杀伐的战场,闻到了那浓烈的血腥味道。
碑体两侧,就是我那无意中唱出来的“正气歌”以及改笔“满江红”。我看到文武大臣们商议的结果后,唯一的念头就是:惭愧……
最后一根脚手架的木料拆下,最后一颗铁钉拆下,雄伟无匹的“英烈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