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
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
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
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
也。
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不谓一人之身,
了一州之才,一人不审便坐之。若然,自仲尼以上,至于庖牺,莫不有失,则皆
不堪,何独责于中人者哉!若殊不修,自可更选。今重其任而轻其人,所立品格,
还访刁攸。攸非州里之所归,非职分之所置。今访之,归正于所不服,决事于所
不职,以长谗构之源,以生乖争之兆,似非立都之本旨,理俗之深防也。主者既
善刁攸,攸之所下而复选以二千石,已有数人。刘良上攸之所下,石公罪攸之所
行,驳违之论横于州里,嫌雠之隙结于大臣。夫桑妾之讼,祸及吴、楚;斗鸡之
变,难兴鲁邦。况乃人伦交争而部党兴,刑狱滋生而祸根结。损政之道二也。
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为九品者,取下者为格,谓才
德有优劣,伦辈有首尾。今之中正,务自远者,则抑割一国,使无上人;秽劣下
比,则拔举非次,并容其身。公以为格,坐成其私。君子无大小之怨,官政无绳
奸之防。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乃使优劣易地,首尾倒错。推贵异之器,使
在凡品之下,负戴不肖,越在成人之首。损政之道三也。
陛下践阼,开天地之德,弘不讳之诏,纳忠直之言,以览天下之情,太平之
基,不世之法也。然尝罚,自王公以至于庶人,无不加法。置中正,委以一国之
重,无尝罚之防。人心多故,清平者寡,故怨讼者众。听之则告讦无已,禁绝则
侵枉无极,与其理讼之烦,犹愈侵枉之害。今禁讼诉,则杜一国之口,培一人之
势,使得纵横,无所顾惮。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
于邪人之铨。使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闻。损政之道四也。
昔在前圣之世,欲敦风俗,镇静百姓,隆乡党之义,崇六亲之行,礼教庠序
以相率,贤不肖于是见矣。然乡老书其善以献天子,司马论其能以官于职,有司
考绩以明黜陟。故天下之人退而修本,州党有德义,朝廷有公正,浮华邪佞无所
容厝。今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
而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
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
之誉,又非朝廷考绩之课;遂使进宫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位以求成,不
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损政五也。
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
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既以在官,职有大小,事有剧易,各有功报,
此人才之实效,功分之所得也。今则反之,于限当报,虽职之高,还附卑品,无
绩于官,而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隆虚名也。上夺天朝考绩之分,下长浮华朋党
之士。损政六也。
凡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则成,失其能则败。今品不状才能之所宜,
而以九等为例。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若状
得其实,犹品状相妨,系絷选举,使不得精于才宜。况今九品,所疏则削其长,
所亲则饰其短。徒结白论,以为虚誉,则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万机何以得
修?损政七也。
前九品诏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天下,少有所忌。今之九品,所下
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故
反违前品,大其形势,以驱动众人,使必归己。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
惩。惩劝不明,则风俗污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损政八也。
由此论之,选中正而非其人,授权势而无尝罚,或缺中正而无禁检,故邪党
得肆,枉滥纵横。虽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或恨结于亲亲,
猜生于骨肉,当身困于敌雠,子孙离其殃咎。斯乃历世之患,非徒当今之害也。
是以时主观时立法,防奸消乱,靡有常制,故周因于殷,有所损益。至于中正九
品,上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