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正辞,
禁人为非曰义”。高帝受命,制约令,定法律,传之后世,可常施行。文帝宽惠
温克,遭世康平,因时施恩,省去肉刑,除相坐之法,他皆率由旧章,天下几致
升平。武帝值中国隆盛,财力有余,出兵命将,征伐远方,军役数兴,百姓罢弊,
豪杰犯禁,奸吏弄法,故设遁匿之科,著知纵之律。宣帝聪明正直,履道握要,
以御海内,臣下奉宪,不失绳墨。元帝法律,少所改更,天下称安。孝成、孝哀,
承平继体,即位日浅,听断尚寡。丞相王嘉等猥以数年之间,亏除先帝旧约,穿
令断律,凡百余事,或不便于政,或不厌人心。臣谨表取其尤妨政事、害善良者,
傅奏如左。
伏惟陛下苞五常,履九德,推时拨乱,博施济时,而反因循季世末节,衰微
轨迹,诚非所以还初反本,据元更始也。愿陛下宣诏有司,悉举初元、建平之所
穿凿,考其轻重,察其化俗,足以知政教所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定不易之典,施之无穷,天下幸甚。
事下三公、廷尉议,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不可开许。统复上言曰:
“有司猥以臣所上不可施行。今臣所言,非曰严刑。窃谓高帝以后,至于宣帝,
其所施行,考合经传,此方今事,非隆刑峻法。不胜至愿,愿得召见,若对尚书
近臣,口陈其意。”帝令尚书问状,统又对,极言政刑宜改。议竟不从。及明帝
即位,常临听讼观录洛阳诸狱。帝性既明察,能得下奸,故尚书奏决罚近于苛碎。
至章帝时,尚书陈宠上疏曰:“先王之政,赏不僣,刑不滥,与其不得已,
宁僣不滥。故唐尧著典曰‘流宥五刑,眚灾肆赦’。帝舜命皋陶以‘五宅三居,
惟明克允’。文王重《易》六爻,而列丛棘之听;周公作《立政》,戒成王勿误
乎庶狱。陛下即位,率由此义,而有司执事,未悉奉承。断狱者急于榜格酷烈之
痛,执宪者繁于诈欺放滥之文,违本离实,棰楚为奸,或因公行私,以逞威福。
夫为政也,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故子贡非臧孙之猛法,而美郑侨之仁政。
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宜因此时,隆先圣之务,荡涤烦苛,轻薄棰楚,以济
群生,广至德也。”帝纳宠言,决罪行刑,务于宽厚。其后遂诏有司,禁绝钻
鑚诸酷痛旧制,解祅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馀事,定著于令。是后狱法
和平。
永元六年,宠又代郭躬为廷尉,复校律令,刑法溢于《甫刑》者,奏除之,
曰:“臣闻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故《甫刑》大辟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礼之所
去,刑之所取,失礼即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今律令,犯罪应死刑者六百一十,
耐罪千六百九十八,赎罪以下二千六百八十一,溢于《甫刑》千九百八十九,其
四百一十大辟,千五百耐罪,七十九赎罪。《春秋保乾图》曰:‘王者三百年一
蠲法。’汉兴以来,三百二年,宪令稍增,科条无限。又律有三家,说各驳异。
刑法繁多,宜令三公、廷尉集平律令,应经合义可施行者,大辟二百,耐罪、赎
罪二千八百,合为三千,与礼相应。其余千九百八十九事,悉可详除。使百姓改
易视听,以成大化,致刑措之美,传之无穷。”未及施行,会宠抵罪,遂寝。宠
子忠。忠后复为尚书,略依宠意,奏上三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请谳之弊。
又上除蚕室刑,解赃吏三世禁锢,狂易杀人得减重论,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
者,事皆施行。虽时有蠲革,而旧律繁芜,未经纂集。
献帝建安元年,应劭又删定律令,以为《汉议》,表奏之曰:“夫国之大事,
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疑,明是非,赏刑之宜,允执厥中,俾后之人永有鉴
焉。故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
失,于是作《春秋折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逆臣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开辟以来,莫或兹酷。今大驾东迈,巡省许都,
拔出险难,其命惟新。臣窃不自揆,辄撰具《律本章句》、《尚书旧事》、《廷
尉板令》、《决事比例》、《司徒都目》、《五曹诏书》及《春秋折狱》,凡二
百五十篇,蠲去复重,为之节文。又集《议驳》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
其见《汉书》二十五,《汉记》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其二十六,博采古
今瑰玮之士,德义可观。其二十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