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欲扬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一将难求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被朱厚熜留下的第二份奏折,是朝鲜宣慰钦使俞大猷送来的密札,奏陈他与朝鲜兵部尚书李圭、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柳如龙会谈的经过。俞大猷的朝鲜宣慰钦使衙门设在朝鲜王京(今汉城),距离大明南京不下万里之遥,公文即便是用速度最快的八百里加急驰传,也需要半月之久,因此,他尚未接到总参谋部关于朝廷准备调兵入朝的公文和朱厚熜关于责令朝鲜李朝上呈请求大明出兵助其剿倭的秘密指令,这一次与朝鲜李朝军方两大巨头的会谈,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关于朝鲜水军军官李舜臣的使用。

    李舜臣的大名,对于朱厚熜这个穿越者来说,当然如雷贯耳,更知道他在后世的韩国,不但是古往今来朝鲜水军第一名将,甚至被捧成了古往今来堪称第一的朝鲜民族英雄。不过,当日的李舜臣却是锥处囊中,尚未脱颖而出,朝鲜李朝君臣无不视他为侥幸得到天朝帝君垂青的悻进之臣,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

    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即遣使四出,晓谕海外诸国,并招徕各国入朝进贡。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一是为了寻访据说是逃亡海外的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踪迹;二来也是一心要成为天下共主、“盛世名王”,也多次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等人出使西洋,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引万邦来朝。经过两代皇帝的不懈努力,大明王朝建立起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封贡体系,封贡国之多,朝贡规模之大,都是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但是,众多的藩属之国与明朝的关系及其对于明朝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依据各国朝贡次数的多寡、对明朝政治隶属关系的强弱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其一,典型而具有实质性的封贡关系。封贡国向明朝称臣,定期遣使朝贡,采用明朝的年号和历法。这一类封贡关系具有较强的政治隶属性,主要有朝鲜、琉球、安南和占城等国。

    其二,一般性的封贡关系。封贡国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中国文化,曾接受过明朝的册封,但和大明之间并不具有君臣从属关系,贡期也不恒定,封贡关系之中经济贸易色彩较强。曰本、暹罗、爪哇、真腊、满刺加、苏门答腊、渤泥、苏禄等国皆属此类。

    其三,名义上的封贡关系。封贡国与大明之间是纯粹的朝贡贸易关系,郑和下西洋所招徕的红海及东非洲一带的阿丹、刺撒(今也门)、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刺哇(今索马里)、麻林(今肯尼亚)等国都在此列。

    做为与大明王朝关系最为密切的臣属之国,朝鲜几乎一切照搬明朝体制,军队也实行世袭军户制,更是把明军当年那些讲究门第、论资排辈等等陋习学了个十足。李舜臣虽是贵族出身,先祖曾追随李朝开国君主李成桂征战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家道早已中落,在朝中并无达官显贵做靠山。因此,应试武科中举出仕之后,李舜臣只能在朝鲜边防军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鸭绿江边巡逻放哨,防御东北边境的土蛮、女真等部落强盗入寇边境。或许是因为李舜臣的过人天赋只限于水战方面,却被任命为陆军军官的缘故,他非但未能显露才华,反而经常打败仗,在军中混得十分狼狈。

    象这么一位二十来岁、才华也不出众的小军官,李朝君臣当然不会知道他的存在,以致于嘉靖二十七年,朱厚熜亲下诏书,责令朝鲜选调各级水军军官前来大明水师学堂学习深造,并且指名李舜臣必须参加的时候,朝鲜方面上穷碧落下黄泉也未能在水军找到这么一个人,后来朝鲜兵部武选司查阅了全军各级军官的档案,才知道此人不过是驻守鸭绿江的边防军低级军官。

    得到了天朝帝君的垂青,被指名选拔到天朝的水师学堂深造;又在天朝水军东海舰队挂职锻炼,参加过大大小小十几次剿倭之战,李舜臣于嘉靖二十九年年初回国之后,被任命为全罗道水军正五品千户。

    这一情况,时任朝鲜宣慰钦使的安国郡主郡马赵隐曾奏报御前,朱厚熜大为不满,认为讨倭之役迫在眉睫,朝鲜水军又将在那场跨海远征的大战之中承担起协助大明海军歼灭曰本近海诸国水军、护卫海上运输线的重任;而朝鲜自李成桂建国至今近两百年来承平无事,人不知兵,兵不习战,放眼满朝文武,除了已被后世历史证明了军事指挥才能的李舜臣,他实在想不出朝鲜还有谁能当此大任。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朝鲜方面即便不好让李舜臣一步到位出任水军都督,少说也该将他任命为挂正四品指挥佥事衔的全罗道水军节度使,这才不辜负自己苦心为朝鲜栽培军事指挥人才的殷殷苦心。

    不过,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朝鲜李朝能将李舜臣这样既无显赫出身,朝中也没有过硬后台强势靠山的年轻人升任正五品千户,并从东北边境调到堪称备倭第一线的全罗道,也算得上是破格提拔、予以重用了,大概是因为朝鲜王国君臣看他是个“海归”,要给指名调他到天朝军中“镀金”的大明皇帝一个面子。而大明虽为朝鲜的宗主国,但也不宜对其内政干涉过多,尤其是对于具体的人事安排,更不宜插手过多,就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其实,不干涉属国内政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究其根源,是因为当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