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欲扬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卷 镇海 第六十三章 总体战略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爪哇国、溢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之所以要将外国分为两类,一是保持睦邻友好交往的“不征之国”;二是需要提高警惕,谨慎防备的“敌国”,区别对待,确定不同的外交政策,是因为在朱元璋看来,中国是一个农耕为本的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并不需要侵占更多的土地、俘获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工商业不发达,也不需要海外市场。而对外用兵不但要花钱,还要死人,打了胜仗“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等若没有什么好处;若是兵败,就更加划不来了。因此,这些国家只要愿做大明天朝上国的藩属,按期朝贡,就不能妄加刀兵。

    对此,即便深感被束缚住了手脚,使他不能未雨绸缪地解决小曰本和西方列强的后患,又不能高举正义大旗解放全世界被压迫的穷苦大众、维护世界和平的的朱厚熜,也不得不承认,朱元璋这个泥腿子拟定的外交政策,比其他朝代的那些雄心勃勃,恨不得把地球踩在脚下,把七大洲四大洋全都纳入帝国版图的开国皇帝进步多了。不过,对于曰本,朱元璋亲加御批“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却还是将其列入“不征之国”,就让朱厚熜觉得自己那个名义上的老祖宗实在是过于滥好人了。

    《皇明祖训》上之所以只列出了十五不征之国,是因为明朝初年,朱元璋眼中的世界,也就是东亚和东南亚这么大的一块地盘,至于传说中的印度、波斯,似乎远在天边,大概也不会与中国兵戎相见。洪武之后的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引来了古里、阿丹、刺撒、木古都束等远在南亚、中东和东非的国家遣使来朝,一心要做“九州共主”的明成祖朱棣见到如此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况,大为欢喜,也就不顾老爹朱元璋关于《皇明祖训》不许改易一字的遗训,又将那些国家列名其中,“十五不征之国”便成了如今的“三十不征之国”。

    好在不论是“十五不征之国”,还是“三十不征之国”,前提都是“不为中国患”。那些被大明列为征伐对象的西番诸国,无不犯下了虐杀大明臣民百姓的滔天大罪。人命关天,杀人偿命便是亘古不移的至理,更何况惨死异域的人之中,还有不少藩王宗亲,虽说他们都是曾犯下谋逆大罪的去国罪人,毕竟是太祖血脉、天家枝叶,岂能容忍夷狄杀戮而置若罔闻?由翰林院恭撰、六部九卿集议、内阁学士斧正,再报经皇上御览定稿的讨夷檄文上说的明明白白:泱泱中华,礼仪之邦,历来奉行的是睦邻友好、薄来厚往的外交政策,怀仁义以化远人,厚恩赏以示羁縻,从不持强凌弱,妄加刀兵于异域番邦;但是,“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胆敢明犯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这篇义正辞严的讨夷檄文以及那些逃回国内的海外侨胞的血泪控诉,都被刊载于《民报》之上,公诸于众。《民报》原本就是翰林院和国子监联合开办,如今已与通政使司主办的邸报一样,俨然成为朝廷喉舌,遇有这等国之大事,自然谨遵圣谕,连篇累牍地刊登了不少达官显贵、士林名流撰写的悼亡或讨夷诗文,营造起了举国同悲、群情激愤的舆论氛围。在这种情势下,谁敢说皇上出兵惩诫西番诸国之举违反了明太祖朱元璋当年钦定《皇明祖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