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一事对他一直有影响,根据武侠小说家的说法这种人很难达到武学颠峰的境界(小说结局他皈依佛门倒很难说他还有没有发展)。他排在第四位是合情合理的!
第五位:了空禅师
把了空排在第五位也许很多人会不解,他相对于上面几个人而言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人物,整部小说中也几乎没有出过手。其实黄易在写书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小错误。师妃喧介绍四大神僧时曾告诉徐子陵,四僧中任何一人的武功都不在宁道奇之下;而寇仲与了空交手时又断言了空的武功绝对在四大神僧任何一人之上,岂不是了空更胜宁道奇?然而我们可以确定四大神僧以个人而论绝对不及宁道奇,充其量是以四对一能拉成均势而已(还未必)!但我们可以相信了空这位静念禅宗传人的武功确实超过四僧中任何一人。了空与刀法已接近大成的寇仲立下十招之约,十招之内寇仲已然落了下风,照情势论再过一二十招寇仲很可能落败。当时的寇仲即使与宁道奇毕玄动手也能拼得很漂亮,足见了空的武功级数是可以跟三大宗师相比较的。根据寇仲和他动手的情形看,小说结尾时的寇仲恐怕仍未必打得过了空,所以我把了空排在毕玄之前。但了空却似乎及不上宁道奇与石之轩,否则出马追捕邪王的就不是道士而是和尚了。因此了空在邪王之下相信也不会有异议。
第六位:婠婠
在年轻一众高手里,婠婠的心计武功都是首屈一指的。毫无疑问小说结局时的婠婠的武功修为已经大大的超越了阴后祝玉妍。寇仲是这个排行榜上最好分析的一个人,因为他击败了武尊毕玄,这使得我们对他的武功深浅比较容易下结论;要评价徐子陵就相对难一些,因为他很少真正击败老一辈的绝顶高手,他的成就是数次在邪王手下保住性命,渐渐在后来能与邪王分庭抗礼,但从来没有真正击败过邪王。婠婠是更难分析的一个人物,小说后期的她几乎没有真正动手的机会,但我们从寇徐两人对她深深的忌惮可以看出她的可怕。小说后期的寇徐已迈入江湖的绝顶高手之列,即使面对三大宗师或天刀邪王等人也不遑多让,然而面对婠婠仍然心存恐惧。这给我们一个感觉,直到小说结尾婠婠的武功也许仍略胜双龙半筹。或者有朋友会认为师妃暄的武功应该和婠婠不相上下。的确早期两人曾经有过平分秋色的一战,但当时师妃暄已跨入本派武学的至高峰剑心通明的境界,此后虽然逐步仙化(宋缺语),但也只是在同一个阶段的提高。而婠婠在武功上可以说作出了突破。我并不否认这里加入了我个人的主观看法,但我认为婠婠要比师妃暄胜似一筹(而且她临敌的应变及心理战术的运用也似乎略胜一筹,尤其是对男同胞而言),即使她们仍可能实力相当,我仍把婠婠排在这个位置。
第七位:寇仲
我把寇仲排在这一位理应不会有太大的反弹,因为他打败了毕玄(尽管我们可从毕玄之败分析出另外的原因,不能就此肯定寇仲的修为已超越了毕玄,但是失败即是失败),因此把他排在毕玄之前是合理的。而我们也可以清楚的断言双龙在小说结局的时候仍未能超越宋,宁,傅,石(石之轩把不死印传给徐子陵,也只是再也要不了小徐的命而已,两人在武学修为上仍有一段距离)甚至婠婠,因此寇仲也理应排在这些人之后。这里会有争议的可能是寇仲与徐子陵两人的排位问题,有人也许认为徐子陵的武功更胜寇仲,至少也是不相伯仲。我认为寇仲应该排在前面。原因是几乎所有的绝顶高手级的单挑决斗都是寇仲出马,如伏难陀(据说有毕玄级),傅采林,毕玄等,从而我们对寇仲的武功已达宗师级是没有怀疑的;反观徐子陵,他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击败过第一流的好手,他单挑打败的最强人物也许是天君席应,但席应与我说的“第一流好手”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徐子陵的武功到后期已足可与邪王相抗衡,我们也毫不怀疑他的修为也已臻至宗师境界,但缺少真正的战果作为支持,若说他比战胜武尊的寇仲强,恐怕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因此我把寇仲排在徐子陵之前,名列第七。
第八位:毕玄
把毕玄排在这里应该争议也不大。毕玄最可怜就是输给了寇仲(虽然寇仲突然大发神威到可以打败毕玄是有些莫名其妙),要不然他的排名可能仅次于邪王甚至更高。我把毕玄排在徐子陵之上是因为徐子陵在观看寇毕一战时也自问难以抗衡毕玄的炎阳大法,事实上如果出阵的是徐子陵,这一役的战果很可能改写。因为寇仲以兵法入刀,用攻心战术为主才能打败毕玄(寇仲老用这一招,对伏难陀也是如此),如果纯以功力计,毕玄还是要强上一二筹。徐子陵没有寇仲的心理战技巧,这一战很可能发展成力强者胜的角斗,则战果不容乐观。因此毕玄理应在徐子陵前面。另外我认为师妃暄也没有达到与毕玄平手过招的水平,那时的师妃暄实力应与双龙差不多,充其量是略胜半筹,然而她也没有寇仲的心理战术,应该无法打败毕玄,因此我把她也放在其后。换句话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寇仲能凭籍种种因素一举挫败毕玄,换了任何人即使天刀宋缺或宁道奇,这一战都会非常难取胜。基于这一点,毕玄的三大宗师之名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