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他的这一次大冲动,还将有另外的解释。
中国民间关于楚庄王的传说相当很多,而且在很多传说中,他的性格差异很大,甚至迥然相反。在著名的“绝缨大会”上,他在爱妃被人醉后偷抱的情况下,不但不予追究其责,反而还主动替偷抱者遮掩。此事从来都被列为感化下属的帝王诸术之一,被无数后世之人模仿,如隋唐时的杨素,就是依此典故,最终没有深究李靖和红拂女私奔之事的。从这件事上来看,楚庄王似乎显得非常深谋远虑。但是,楚庄王也还有优孟葬马的故事,却又显得他很冲动。但不管如何,楚庄王做事时,虽然开始可能很耿很硬很冲动,但折腾到最后一般还算肯听人劝,这是比较难得的一点。
此外,传说中楚庄王是观世音菩萨的父亲(稍后将有介绍),是中国人把鸡爪当美食的第一人,是一种名菜“龙虎斗”(不是广东的那一种)的赐名人,是喜用小鼎来现煮现吃(火锅起源)的人,是民间传说中的喜神“庄王”,还是民俗“社火队”的起源。同时,他还是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止戈为武”,并拒绝以“京观”方式去侮辱敌方战死士兵尸体的君王。
楚庄王的佩剑名“长干”,也即是后来李白描述“青梅竹马”所依的地名。中国有些地名的传说,如清河桥,落雁岛,珞迦山,太室山,少室山等,都与楚庄王有关。许多历史学者还考证说,楚庄王是历史上开始修连城要塞(即长城)的第一人,但更多人则根据楚庄王主要是一个进攻型的君王这一事实,否认此一考证。楚庄王的名琴“绕梁”,和齐桓公的“号钟”,司马相如的“绿绮”,蔡邕的“焦尾”一起,合称中华四大名琴。
楚国历代均重视箭术,楚庄王手下将军养由基,在传说中更是连禽兽都通其名的神射手。楚庄王的夫人樊姬(在本书里,九头鸟为她取名为樊舜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经常和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一起,被搬出来教导妇女。和楚庄王共事的名相孙叔敖,曾主持修建了有信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如果传说中大禹治水不算的话),被《史记-循吏列传》列为第一人。他死后嘱咐儿子先推一推再受封,不料楚庄王是直性人,也就没有坚持逼他儿子。但后来,楚庄王在优孟的谏议下,又重新敕封孙叔敖的后代。对于这一对君臣,《吕氏春秋》曾经感叹说:“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
楚庄王虽然来自比较信神的楚国,但其对神的态度,却很让人惊奇。与许多君主讲究避讳的习惯不同,楚庄王是历史上唯一完全不忌讳提及不祥,甚至主动要求天降异象以给自己警示的君王。他曾在自己的身体得了怪病、群医束手无策时,严词拒绝为此病乞求神灵。另外,他还是唯一一个,因自己在朝堂之言无法被群臣挑出错漏,而发愁的君王。他的儿子楚共王虽然很不出名,但也比较有耿直劲,是历史上唯一主动要求给自己坏“谥号”的君王。
楚庄王的主要治国方略,与历史上诸贤君的治国方略无大区别,是所谓“幸福的家庭都一样,悲伤的家庭各不同”。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他非常认同“以扩张土地和人口为第一要务”的思想,对其特别重视,认为这两项是保证国族度过衰弱期的真正“存亡纵深”。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楚国非常重视领土和人口,成为整个东周时期兼并国家、开拓领土最多的国家之一。楚国也从本来只是一个起源于汉水中上游,活动中心很长时间都只沿着汉水一线的小国,发展成为“半天下”的第一大国。如楚庄王本人,就曾“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楚庄王之后,楚国虽然国势一直没能恢复到楚庄王时的强势,但却依然很看重领土民口至上的原则,常常抓住时机大量增加疆土。如战国中前期,楚国曾向巴蜀方向开拓,“汉中”就是楚始置郡名(楚国也有郡县制度),后在秦“亡楚汉中”后为秦继用。刘邦的“汉(中)王”,以及后来“汉朝”中的“汉”字,也是来源于此。
在长期的战略挤压之后,公元前三百三十三年,楚威王的令尹昭阳正式率兵灭越。南京石头城、金陵等称呼,就是从这时正式开始的。上海之所以有一简称为“申”,也是因为它曾是楚国春申君的封地。后来,楚国将军庄乔(音近字)做了一件对中国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率兵南下开拓云南,辟地千里。后来秦军夺取黔中郡等地,攻破楚都,断绝庄乔归路,庄乔遂自称滇王。这是云南、大理一带,有自立政权的正式开始。在秦灭楚前四十多年,楚国还吞并了鲁国(这是一大战略失误,导致齐国立场变化)。
由于楚庄王和其继任者们长期珍视土地和人口,使得楚国终于在战国时,同时成为人口最多、地盘最大、总体资源也最多的国家,并且果然在战国前后成功地两次“死而不僵”。第一次是孙武、伍子胥的成名作,三万吴军千里奔袭而破强楚之都,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但楚国终于在秦军和越军的帮助下恢复了疆域,并与越国结盟,共同对付吴国。第二次死而不僵则是秦攻楚、灭楚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预言的应验。
战国后期,楚国在经历了连续四个昏主一百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