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铁血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卷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一四四章 多数人的命运往往由少数人决定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37年2月3日,南京,最高统帅部。

    “平津彻底沦陷,石家庄失守,倭寇的兵锋分为两路,一路沿南口至张家口向西,迫近晋省;一路沿平汉线南下,进逼中原腹地。此外,山东日军也已蠢蠢欲动,随时可能西进,与河北日军会合。华北方面的局势,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万分紧急的关头。”

    说话的是一位不到五十岁,个头瘦高,身着笔挺的将军制服,领章上缀着四颗金光闪闪的八角星的一级上将,国防军总参谋长梁鸿烈。他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前面,手中的指挥尺似乎显得有些凝重。在这间全国级别最高的指挥室里面,坐着的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这几个人的决定,将影响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整个东亚的前途和命运。

    没有人接话,整个指挥室里面呈现着一种沉重的安静。战争爆发得太早太突然,使最高统帅部最初的计划全部落空,华北危急,整个国家和民族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与30年帝国政府的突然南侵有着本质的不同,战争的结果,也必将给这个国家带来一种前未有过的变化。

    没有人接话,梁总长接着说:“以日军目前的势头,必然占领整个河北,继而占领山东、河南,兵锋南下湖北、安徽,直插我军的战略大后方武汉。武汉若失,中国将被拦腰截断,东部苏浙诸省我上百万大军必将处于日军的东西夹击之中,无路可退,训练装备均远逊于敌的我军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而若丢掉这百万大军以及东南诸省的工业、军事设施,我们将两手空空,这个国家,也将亡国灭种。”

    “总长,这样的论调太过于悲观了吧?”总长的话好像一个无比沉重的枷锁,压得在场的每个人都几乎抬不起头来。最先忍不住出言反驳的,是不久之前才进入这个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进入的指挥室的军政部副部长,原第4方面军司令长官李谦诚,新晋的元帅。48岁的李谦诚元帅已经颇多华发,也许是有出色的战绩作为底气,也许是手里还掌握着相当可观的力量,他并不在意让自己来做这个出头鸟。

    总参谋部是军政部的下级单位,梁总长看着这个新近提拔为自己上司的元帅并没有说话。坐在李谦诚上手,微微有些发福和早已谢顶的与会诸人中另外一位的元帅,原国民军元老廖克强则看着这个在他看来略显有些冒失,却又锐气十足的后辈,说:“谦诚有什么看法?不如说来大家听听。”

    元帅说话的时候,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上的最高当局,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的眉头明显的皱了一下。一位新晋的元帅和一位老资格的元帅,都是手握实权的人物,假使有时间有机会的话,也是他必须清除的人物。坏就坏在日本人来得太早,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扳倒这些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军中大佬。好在这位新晋的元帅还算给他面子,在元帅开口之后,把目光投向了他,等他微微点头之后,才开口说话。

    “总长的分析不无道理,不过,略显得有些过于悲观了。”李副部长说:“我军在华北虽然败了,输掉了几个战役,战略上也显得有些被动。不过,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一场全民抗战,日本人要想将我亡国灭种,只怕再给他一两百年,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老元帅微微一笑说:“谦诚,你我都是职业军人,这种热血青年的话,还是让学生们去说吧。我想,主席和在座的各位,想听到的是一些实际的东西。”

    李副部长也是微微一笑,说:“国难当头,热血上涌,可不是青年人的专利。好,我简单的说一下,当前的形势是,在华北我军已经难有作为,因为华北地处平原,非常适合敌人的机械化作战,我军在武器装备上比敌人落后甚远,如果与敌正面交锋,恐怕得不偿失。但是在山西,我军则可以倚仗地利,与敌人作长久周旋。目前,山西方面有第2方面军近40万人,如果组织得当,在山西完全可以有一番作为,日本人拿不下山西,是不敢放心南下的。这是第一。第二,为了将华北日军的主力引开,我们可以在上海作一番文章。”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当局慢慢的喝了一口茶,说:“谦诚,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嘛。你说在上海做文章,怎么做啊?”

    李副部长考虑了大约有几分钟之后,才又接着说:“自31年上海事变之后,我军已失去在上海的驻军权。现在战争全面扩大,已经是不可避免。日本人是不会丢掉上海这座城市的,所以,如果我军主动出击,作出攻夺上海的姿态,华北日军必将被牵引到沪宁杭地区来。江南多是水乡泽国,不利于日军的机械化作战,而有利于我军逐次抵抗,将战事拖长。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他敢冒险发动战争,走的就是速战速决这条路,如果我们采取层层抵抗的姿态,不在乎开局阶段的得失,将日本拖入持久战争之中,就只是拖,也能将它拖跨。我的建议是,立即着手组织淞沪会战,派遣精锐部队,向盘踞上海之敌主动出击。在成功将华北日军吸引到淞沪之后,应避免和优势敌军硬拼,逐步后撤至锡澄、吴福诸防线,借助现有国防工事,与敌军作战。在这期间,应将东部个重要工厂企业迁至西部,作持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