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铁血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卷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一三九章 纸上谈兵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平已经是一座孤城,21集团军虽然战斗力不错,要守住那是不实际的。而北平是华北、东北之间的咽喉之地,拿下北平之后,华北一路平川。所以,战争的爆发地有八成会是北平。以21集团军路将军的一贯作风,他不会相信倭寇的和平假戏,所以,北平当不至于猝不及防。问题在于,日军在北平附近已经部署了一个师团又一个独立旅团,还有强大的空军,21集团军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坚持不了多久。然后,他们应该会沿张家口往西进入晋北,而日军会以有力部队跟进,驻山西的第3方面军不是日军对手,即使用心抵抗,也不会撑过两个月,而日军在华北可以展开机械化优势,更加难以抵抗。战事一旦爆发,在极短的时间内,2个月,或者3个月,山西、华北的大片土地即将沦陷。”

    “小丫头,”杨立少将看了她一眼,语气颇有不满的说:“你的论调太悲观了吧,山西的第3方面军、河北第2方面军总共不下80万部队,照你的说法竟然只能撑两三个月?你未免太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吧。”

    古地袁维绪均出自吴应锋少将的新126团,袁维绪还做过当时的团部参谋,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半笑不笑的说:“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不是我们新127团的人,山东莱阳,上海两地一枪不发就调走两个能征善战的主力野战军,好,我不说,你也别瞪我。可你得让我们小袁参谋把话说完。”

    袁维绪暗暗松了口气,看了看军长,得到示意之后接着说:“池参座说到山东和上海的问题,调走第9军,山东不保就不用说了,等华北和山东的日军一会合,中原就丢了大半了。为了分散敌军在华北的兵力,转移战场重心,不排除上边会在上海地区大打一场的可能,第11军、第9军,包括我部,都有可能会被填进这场大会战之中。可是……”她说到这里不准备往下说了。关于历史上的淞沪会战历来史家的观点见仁见智,但国军70万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历史改变了,会不会还有这场大会战还很难说,如果有的话,会打成什么样的结局也很难说。历史既然已经改变,她当然就不能信口开河。她看了看古地,又看了看军长,最后耸了耸肩。

    几位师长都有些急了,吴师长忍不住问:“可是什么,你倒是说啊。”

    “让古地说吧。”这个论题袁维绪在军部已经说了几次,前两次的听众仅限于军长和参谋长,而袁维绪说得也还是很含糊,在她表示这些观点来自古地之后,军长才有了把古地也叫来谈谈的意思。如果古地这小子除了冲锋陷阵,还有足够的战略眼光的话,那这个小子就值得更进一步的重点培养了。7方面军卢司令长官有意提升李军长兼任31集团军副司令,等到扶正之后,可能不再兼任7军军长。在7军的三个师长中,林鹤飞师长资历能力都有,最有可能接任军长,而他的位置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继任人选,准确的说也不是没有,而是李宗凌不喜欢。古地?这小子才25、6岁,年轻是年轻了一点,但是他带来的惊喜也不算少了。

    “反正也是纸上谈兵,我就随便说说。”古地故作谦虚地说:“先说华北,2、3方面军的战斗力各位将军比我心知肚明,战事一开,短期内大幅退败的可能性真的很大,如果让敌人长驱直入,南下武汉,再沿江东进,那么大半个中国也就完了。所以,我们英明伟大的最高当局应该会在上海一带大打一场,一来吸引华北日军兵力,二来上海维系西方诸国之利益所在,他可能会寄希望于西方调停。要打得象样子,就肯定会出动主力精锐。我们7方面军的主力当然算得上这样的部队,还有中央军的那些个主力军,可能4方面军也会调部队去,31年4军在上海就打得不错。这一仗注定会打得很惨烈,一方面可能,也完全可以打出我们中国军人的威风,但是另一方面在日军海陆空三栖立体进攻的态势下,在上海这样有限的地域内集中重兵,我们不但会损失惨重,而且最终也守不住。甚至可能会演变为一场溃败。”

    几位师长都没有说话,或许这样的构想在他们看来,太庞大也太疯狂了,一时之间,他们都还接受不了。就是军长,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古地看不出那样的笑容究竟是嘉许还是不以为然。对于已经学过历史的他们来说,那场大会战只是一个史实,但是对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这种历史知识的人来说,需要多大的气魄河胆识,多深远的战略眼光?而他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家伙,二十几岁能当上个上校团长已经很臭屁了,但是在将军们面前,他什么也不算。

    杨立少将嘿嘿笑了几声,说:“信口胡说,听你那口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参谋总长在作纲领性的战略构想呢。军长很器重你,老实说我也觉得你这小子也确实还是很能打仗,可这一次,你扯得太远了。准确地说你们俩小孩扯得都太远了。军座,我承认这两个小孩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不过,咱们现在需要的并不是这些宏伟的战略分析。其实我认为,倭寇虽然气焰嚣张,可我中华毕竟有数百万虎狼之师,倭寇即便倾国而来,也未必就有胜算,因此,目前的和谈,未必便如您所猜测的那般只是掩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