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七日,仍不雨,复从岳渎已下祈如初典。秋分已后不雩,但祷而已。皆用酒脯。
初请后二旬不雨者,即徙市禁屠。皇帝御素服,避正殿,减膳撤乐,或露坐听政。
百官断伞扇。令人家造土龙。雨澍,则命有司报。州郡尉祈雨,则理冤狱,存鳏
寡孤独,掩骼埋胔,洁斋祈于社。七日,乃祈界内山川能兴雨者,徙市断屠如京
师。祈而澍,亦各有报。霖雨则珝京城诸门,三珝不止,则祈山川岳镇海渎社稷。
又不止,则祈宗庙神州。报以太牢。州郡县苦雨,亦各珝其城门,不止则祈界内
山川。及祈报,用羊豕。
《礼》,天子每以四立之日及季夏,乘玉辂,建大旂,服大裘,各于其方之
近郊为兆,迎其帝而祭之。所谓燔柴于泰坛,扫地而祭者也。春迎灵威仰者,三
春之始,万物禀之而生,莫不仰其灵德,服而畏之也。夏迎赤熛怒者,火色熛怒,
其灵炎至明盛也。秋迎白招拒者,招集,拒大也,言秋时集成万物,其功大也。
冬迎叶光纪者,叶拾,光华,纪法也,言冬时收拾光华之色,伏而藏之,皆有法
也。中迎含枢纽者,含容也,枢机有开阖之义,纽者结也。言土德之帝,能含容
万物,开阖有时,纽结有法也。然此五帝之号,皆以其德而名焉。梁、陈、后齐、
后周及隋,制度相循,皆以其时之日,各于其郊迎,而以太皞之属五人帝配祭。
并以五官、三辰、七宿于其方从祀焉。
梁制,迎气以始祖配,牲用特牛一,其仪同南郊。天监七年,尚书左丞司马
筠等议:“以昆虫未蛰,不以火田,鸠化为鹰,罻罗方设。仲春之月,祀不用牲,
止珪璧皮币。斯又事神之道,可以不杀明矣。况今祀天,岂容尚此?请夏初迎气,
祭不用牲。”帝从之。八年,明山宾议曰:“《周官》祀昊天以大裘,祀五帝亦
如之。顷代郊祀之服,皆用衮冕,是以前奏迎气、祀五帝,亦服衮冕。愚谓迎气、
祀五帝亦宜用大裘,礼俱一献。”帝从之。陈迎气之法,皆因梁制。
后齐五郊迎气,为坛各于四郊,又为黄坛于未地。所祀天帝及配帝五官之神
同梁。其玉帛牲各以其方色。其仪与南郊同。帝及后各以夕牲日之旦,太尉陈币,
告请其庙,以就配焉。其从祀之官,位皆南陛之东,西向。坛上设馔毕,太宰丞
设馔于其座。亚献毕,太常少卿乃于其所献。事毕,皆撤。又云,立春前五日,
于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于东郊,竖青幡于
青牛之傍焉。
后周五郊坛其崇及去国,如其行之数。其广皆四丈,其方俱百二十步。内壝
皆半之。祭配皆同后齐。星辰、七宿、岳镇、海渎、山林、川泽、丘陵、坟衍,
亦各于其方配郊而祀之。其星辰为坛,崇五尺,方二丈。岳镇为坎,方二丈,深
二尺。山林已下,亦为坎。坛,崇三尺,坎深一尺,俱方一丈。其仪颇同南郊。
冢宰亚献,宗伯终献,礼毕。
隋五时迎气。青郊为坛,国东春明门外道北,去宫八里。高八尺。赤郊为坛,
国南明德门外道西,去宫十三里,高七尺。黄郊为坛,国南安化门外道西,去宫
十二里,高七尺。白郊为坛,国西开远门外道南,去宫八里,高九尺。黑郊为坛,
宫北十一里丑地,高六尺。并广四丈。各以四方立日,黄郊以季夏土王日。祀其
方之帝,各配以人帝,以太祖武元帝配。五官及星三辰七宿,亦各依其方从祀。
其牲依方色,各用犊二,星辰加羊豕各一。其仪同南郊。其岳渎镇海,各依五时
迎气日,遣使就其所,祭之以太牢。
晋江左以后,乃至宋、齐相承,始受命之主,皆立六庙,虚太祖之位。宋武
初为宋王,立庙于彭城,但祭高祖已下四世。中兴二年,梁武初为梁公。曹文思
议:“天子受命之日,便祭七庙。诸侯始封,即祭五庙。”祠部郎谢广等并驳之,
遂不施用。乃建台,于东城立四亲庙,并妃郗氏而为五庙。告祠之礼,并用太牢。
其年四月,即皇帝位。谢广又议,以为初祭是四时常祭,首月既不可移易,宜依
前克日于东庙致斋。帝从之。遂于东城时祭讫,迁神主于太庙。始自皇祖太中府
君、皇祖淮阴府君、皇高祖济阴府君、皇曾祖中从事史府君、皇祖特进府君,并
皇考,以为三昭三穆,凡六庙。追尊皇考为文皇帝,皇妣为德皇后,庙号太祖。
皇祖特进以上,皆不追尊。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与六亲庙为七,皆同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