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唐一仙和三位御妹将那画册往袖里一藏,伸出一个指头往杨凌那儿一指,然后若无其事地抬头看着墙上一副松梅仙鹤图,看的无比入神。
杨凌瞧那春宫画的动人。顺手一翻桌上那本《春水谱》,果然也是一本春宫,连忙袖入怀中,摸出张一百两地银票递到小伙计手中,心头怦怦跳着,轻声道:「就这些,不用找了」。
小伙计打开一看。顿时张开了嘴合不拢来,这两个败家老爷们,还真是少见。小伙计二话不说,立即从柜底又摸出三本来,诡秘地道:「公子爷,这儿还有三本,一共就这么多了,要绘一册得一个月呢,您要不要?三本,还是这个数」。
杨凌颇有种当年第一次买毛片地感觉。他生怕被公主们发现,连忙接过来往袖子里一塞,然后又递过一张银票。正德一扯他袖子,两兄弟随即离开,并肩走到墙角一副鸳鸯戏水图前,一边仰着脸看图,正德一边轻声道:「还有几本啊?再匀给我两本」。
杨凌大袖和他挨着,悄悄递过两本去,正德藏好了丢过来一句话:「咳,你那两本看完了记得和朕换啊」。
正德说完。两兄弟互相递个眼神,心照不宣地奸笑几声,然后一转身,满面春风的向唐一仙道:「你们欣赏完了。来来,让我瞧瞧你的画像」。
此时永淳已经绘完了画像,跳起身笑道:「哥哥,我们明日去哪里玩?」
「啊!」正德吓的一个趔趄,咧嘴道:「明日还要出来么?」
杨凌一个箭步蹿了过去,咳嗽一声道:「明日么,已经安排好了,咱们去看戏,哈哈哈。看戏听昆曲儿」
三天,三天后,谷公公雄纠纠气昂昂地来见皇上了。
奇迹是随时可以诞生的,三天地功夫,不学无术的谷公公成了一个胸有韬略、对答如流地经济学家。
明道堂内。正德皇帝居中而坐,唐一仙和三位公主还有杨凌分坐左右。瞧这谷公公昂首挺胸,侃侃而谈的模样颇似昨日所欣赏的昆腔戏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唐一仙不禁抿嘴一笑,悄悄说与永福听了,永福见了瞧瞧谷大用的姿势确实有趣,也不禁为之嫣然。
「唔,这么说,就是扇、席、铜香炉、麻手巾、藤器、碑刻、装裱也有富绅聚工设厂,规模生产了?」正德皇帝专注地听着,插口问道。
「是,这样一来,不但产量极高,可以应付日本、朝鲜、琉球、吕宋乃至南洋诸国的大量需求,而且本钱降地极低,他们那些番国不但在质量上无法与我们相比,就是有意压低价格,还是无法和我们竞争,各国商人对我大明商品皆趋之若骛」。
谷大用瞪着一双熬夜苦背资料熬红的双眼,信心十足地道:「这些藩国为了就近收购商品,在苏杭常州一带皆开设有驻商机构,我大明诸府道也在本地开设有大量商会,集中提供各种商品货物,现在一些信誉好、规模大的作坊、商坊,已经产生了信用付款,票行在代理、汇兑、信贷方面也有了许多新的花样。」
他看了一眼杨凌,笑道:「国公曾向老奴提供了一种新地记帐方法,并派了几个熟稔此种记帐方法地帐房师傅,较之传统方法要好的多了,现在已在江南推广,各大商户均使用此种方法记帐」。
杨凌一笑,插嘴道:「苏州织造天下第一,也是苏州税赋地重要来源,这方面情形公公不妨向皇上详细介绍一下」。
谷大用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最得意的地方,杨凌可算是搔到了他的痒处,谷大用道:「苏州织造精美绝伦,唯一的问题就是开海通商后原料和产量供应不足。
老奴组织各机户,以参股经营方式,将各自拥有十几台、几十台织机的织户联合在一起,现在组建了专用于织造的四家厂子。芜湖地区还设立了专业的大型染坊和踹坊,织坊专事织布。染坊专业染布,踹坊专业压布。
这些厂子每家拥有织工三千余人,一年可出棉布1900万匹,丝织品45万匹,但因大明内外需求极大,仍是供不应求,价格节节攀升,这几家厂子本想继续扩大生产,奈何没有足够地原料供应。
现在要想赚更多的钱,就只有再尽量降低本钱,所以这几家厂子还专门组织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机工、织工,正在研究改进织机和纺车。目前已经研究出了水力多锭纺车和三层织机。棉花去籽的搅车,原来需两人操作,现在也做了大幅改进,一人可当三四人用。此外还有绫机、绢机、罗机、纱机、绸机等多种专用织机」。
正德皇帝听地欣喜不胜,杨凌也振奋不已,分工越来越细。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高,随着西方各国的陆续到来,需求进一步加大,轰轰烈烈的地大工业生产为时不远了。
但是原料问题显然在此时也显的更加重要,他急忙问道:「那么原料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进一步发展,要知道,现在西方各国已陆续来我朝洽谈商务,货流量必然进一下加大。原料不足,太过制约发展了」。
谷大用道:「现在已有富绅往山东、河南一带联系定购,事先定好今年种植的桑棉数量,先付定金。秋后运来。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