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外逸,核电厂为反应堆设计了三层保护措施,第一层是密封的燃料包壳,第二层是在燃料包壳外设置的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第三层是最外层的能承受内部压力的安全壳,这三道屏障将放射性物质安全地封闭在反应堆内。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意外情况,核电厂还对设备采取了多重保护,当正常停堆遇到了意外事故,停堆控制棒会自动落入反应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如果因为意外,控制棒未能落入反应堆内,核电厂会自动将高浓度的硼酸水喷入反应堆内,实行自动停堆。另外,核电厂为了防止管道破裂等百万中的“一失”,设计了专设安全设施,核电厂的设计是绝对安全的。
我国不会发生核电站事故
核电厂自从本世纪中期50年代问世以来,除了1978年3月28日发生的美国三里岛核电厂事故和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大多数都在安全运行。美国三里岛2号反应堆由于设备故障和操作错误,导致燃料元件失去冷却,反应堆堆芯部分熔化,事故中大量放射性物质从损坏的元件中释放到反应堆安全壳中,被安全壳安全地封闭,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没有造成任何伤害。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是迄今世界核电史上发生的最大的灾难性事故,4号机组堆芯烧毁,引起爆炸和失火,放射性物质外逸,事故10天后,大火才被扑灭。这次事故的原因已经证实:一是在反应堆,尤其是它的停堆系统的设计方面有严重的缺陷,而且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严重违反操作程序;二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重要的安全隐患在事故发生以前早已被预见到,但是一直没有进行补救。上述这样的事故在我国核电厂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切尔诺贝利反应堆的设计缺乏固有的安全性;其次,在反应堆的建筑结构上,我国核电厂的反应堆外面有壁厚1米左右,内衬6毫米厚钢板的安全壳,即使反应堆出事故,安全壳也能把放射性物质包容起来,防止外泄;再次,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对核电站都加强了管理,我国在这方面采取了严格的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运行管理制度来杜绝操作失误。在核电厂设计中,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把人的操作差错考虑在内了,即使万一操作失误,核电厂也不会发生大的事故,更不会引起爆炸。
核电厂不会给人民生活与工业生产带来有害影响
核电厂的废物如何处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核电厂的“三废”(气体废物、液体废物、固体废物)的治理设施是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世界各国核电厂对三废处理的原则都是:三废尽量回收,把排放量减至最小。我国核电厂的废物排放是严格按国家制定的标准进行的,核电厂产生的固体废物,完全不向环境排放;由放射性液体转化的固体也不能排放,全部储入核电厂废物库;核电厂工作人员的洗涤水之类的低放射性废水,要经过处理,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后,才能排放;气体废物要经过滞留衰变和吸附过滤处理,才能向高空排放。实际上,我国核电厂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物质的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我们完全可以放心,核电厂不会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有害影响。
核电厂运行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微乎其微
其实,地球上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放射性环境中,浩瀚宇宙、天空大地、山川草木、房屋建筑、粮食蔬菜都有一定的放射线,甚至我们的身体内部也存在放射线。自然界这种辐射水平的长期照射,几千万年来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因为在一定的辐射范围内,人体对放射性损伤有自然的抵抗和恢复能力。人体能耐受一次0.25希的集中辐射而不致遭到伤害,只有过量的辐射,才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保护核工作人员和核设施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参照国际标准规定了人体每年接受辐射的限值,即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每年接受的辐射不得超过0.05希,核电设施周围居民每年接受的辐射不得超过0.01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为核电厂规定的管理标准为:对周围居民的辐射照射每年不得超过0.25毫希,事实上,我国核电厂对人体造成的实际辐射量比国家规定的限值要小得多,核电厂对人体的辐射致癌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据中国核电总公司的统计,把工作人员和居民算在一起,因核动力工业辐射致癌造成的死亡人数在总癌症死亡人数中所占的份额,也不超过十万分之一。核电厂运行对周围居民辐射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发展核电是世界趋势
我国发展核电工业已经有30多年历史,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的比较完整的燃料循环体系,探明了一批有一定储量的铀矿资源,已经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且积累了多年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行的经验。据了解,我国已投入运行的核电厂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核电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9年大亚湾核电站完成上网电量近135亿度,全年创汇5.6亿美元,上交各项税金2亿元人民币。秦山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