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而言,若是爆发瘟疫那无疑将会是一场灾难。当然中国也并不轻松,各地也都有“异常流感致死”的报告,只是在这个通讯还并不是很发达的时代。还没有引起全国性恐慌而已,但是通过报纸等媒休国民对美国和欧洲发生的疫情深感恐惧,前段时间对政府的防疫措施还颇有微辞的民众已经反过来大力支持政府的各项防疫措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年初的春季攻势差不多,德国精心准备的秋季攻势也几乎碰触了胜利的果实,但是却被协约**队再次阻止在巴黎的大门外,这一次美**队拯救了法国——美**队四十万人投入作战,成为巴黎防御战中最中坚的力量,当然美国人在这次战役中在德国猛烈的炮火下损失惨重,十月份阵亡、失踪士兵数字达到了八万人。如果放在往常这个数字恐怕会在美国引起一阵轩然大波,但是在1918年的这个十月份,相对于二十万人死于流感,海外战场承受巨大伤亡数字所引起的波澜在美国国会中便被消化干净了,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应该感谢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感,不然这对美国现任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毫无疑问,没有达到目的的军事行动即便给予对手再大的重创对结果来说也是失败的,德国设有达到目的那就意味着将会面临更加糟糕的局面,事实上这种局面并没有让人等待多久——十月二十八日,基尔海军基地德国海军官兵发动兵变,起因便是威廉二世真的想要做出最后的搏击,除了还有海洋,命令已经严重受创的德国公海舰队再次出海作战,德国海军部分官兵遂起义抗命。
严格来说德国公海舰队的起义和德皇的命令谁都没有错,公海舰队自日德兰海战之后就一直没有做到维护整个舰队达到作战水平,几次规模大的战斗又使得公海舰队雪上加霜。国内物资紧缺让本应该得到的维修材料都无法保证,海军官兵的待遇也是直线下降,最终起义也是理所当然。不过自从流感爆发以来,英国皇家海军就被迫不得出海执行封锁作战,只能派出几支小型舰队执行监视任务,这个时候德国公海舰队出海作战在时机上应该是最好的。
除了德国海军起义抗命拒绝出海作战之外,沉重的战事负担使得德国国内也不堪重负,从零星的罢工开始在十一月终于达封了**,德国国内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军工生产企业都因为罢工,这就使得德国的军事机器停顿下来。与此同时奥匈帝国国内的情况则显得更加糟糕,从初期的小规模部队起义叛乱,到国内工业企业罢工,直到现在从军队拒绝作战到席卷全国的罢工,各处涌动的革命狂潮让奥匈帝国显得更像是惊涛骇浪中的小船随时都可能会被颠覆。
对于革命的扩张谭延闿心中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威廉二世在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比较“宽厚”。这是出于对战争的需要。威廉二世达到了自已最初的目的,通过革命瓦解了自拿破仑时代以来在任何人眼中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俄国陷入了革命的风暴从而退出战争,不过现在威廉二世必须要面对德国相似的境况——德国已经处于革命的悬崖上了。
在谭延闿看来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在社会革命的问题上也存在这巨大的差异——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谭延闿坚信中国在自1860年之后空前强大的今天,中国不会如历史上那样也会发生革命,中国无视革命的特性会让中国在革命最**的这几年占尽优势,从而和西方国家讨价还价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不过中国还是加强了国内工业企业中工会的能力,不断完善工会组织结构,并且在国家立法上明确了工会的权力和义务,通过工会渠道来完成工人阶层与政权的对话机制。当然这显然并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革命的威胁依旧存在——中国内部稳定固然不会发生俄国那样“一夜变天”的局面,但是这种阶级矛盾不会消失,阶级矛盾会慢慢的酝酿壮大,如果不在特定的阶段采取措施的话,社会矛盾终究会积累成革命。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谭延闿有的是机会来调节社会矛盾防患于未然。现在不过是先打下基础而已个成熟的社会有着其强悍的自愈和自我调节功能,目前中国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事实上中国现在处于谭延闿的强权统治之下,这种能力还很微弱。
说起来非常讽刺,一个强悍的统治者势必会削弱正常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两者此消彼长,谭延闿表面上虽然很强势,但是他对正常的社会无比向往——这也许是他前生从和平社会中生活在内心深处种下的种子,他建立的强势政权并没有改变他内心深处的这一向往。在不断削弱自己权威回归正常权力制度的同时,也是这个国家逐步走向正常的过程。两者对谭延闿来说都具有莫大的诱惑力,他则是小心翼翼的行走其间而已。
中国在防治流感方面的成就开始在一片哀鸿的世界中显得格外凸出,在此过程世界各国华人社区中所使用治疗流盛的中药也开始被各国所重视。在西医的视角里中医属于“巫医”的范畴。这是近一百年的事情,在过去中医在西方是采取“模糊处理”的,而这次流感和中国的强大使得“中医等于巫医”这一概念在西方被削弱——在美国已经失控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