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代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种危机,当然甲午战败后越来越多地人开始觉醒。但能够写出这种水平的政论文章,这还是非常少见的。不过谭延闿心中更明白只有先生存下去才有希望看到黎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太过锋锐,而且李鸿章等人一直就是他们的靶子,这和谭延闿的政治目标有着严重地冲突,他当然不会使用康有为等人的文章。
康有为梁启超的举动倒是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思想比较开明的众多官吏。经过一番努力名气也渐渐的大了起来,甚至是朝中的大佬诸如孙家、翁同龢、张萌恒等人对此都非常关注,还有一些中层官吏如翰林院的徐世昌、张孝廉、丁立君等人对强学会的活动也是颇为热心。直到最后这些官吏都加入了强学会,在得知《万国公报》发行中经费遇到了极大地困难之后,纷纷慷慨解囊。
翁同龢、李鸿藻、孙家等朝廷大佬对于强学会的支持,使得强学会的声望如日中天,在京各个官员出于各种目的也都纷纷入会并且捐出巨资来支持强学会的运作,引起谭延闿关注的是袁世凯居然还捐了两千两银子。这些捐款使得《万国公报》终于跨过了开办初期经费非常紧张的阶段。而且上面的批判弊政的文章比例也越来越大。
为了避免殃及池鱼,谭延闿决定将《强学文摘》更名为《时务要闻》,想让康有为他们改强学会的名字,这恐怕有些不太现实。虽然时日尚短,但强学会地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可以预见它必然会成为一个网罗势力不小的政治组织。谭延闿并不看好强学会的发展,因为里面是鱼龙混杂,袁世凯等人都肯花银子在里面搞投机活动,可见这个政治组织还是太过松散,投机性实在是很强。不过袁世凯。谭延闿相信孙家加入强学会是没有私心的,但若说翁同龢完全出于公心加入强学会,那他死也不肯相信。
“闿儿,你说为父不能给强学会捐款,也不能入会,这是为何?!”谭钟麟有些疑惑的问道:“眼下京师到天津。只要稍微有些名望的官员都是争先恐后地加入强学会,为其捐款,若是为父慢了……”
谭延闿摇摇头说道:“父亲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乃疆臣之首,何等的荣耀?!父亲的一举一动影响深远,孩儿还是以为父亲再等等看,看看这个强学会到底如何再做选择……”
谭钟麟将身子往后靠靠慢慢的说道:“闿儿,你最近将《强学文摘》改了名字。这不是偶然为之吧?你不看好强学会?!”
—
“父亲看过康有为写得书么?《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其实父亲在任两广总督的时候,孩儿就已经注意到康有为了。当时他在广东开办万木草堂专门讲课授业,名气确实也不小,被成为南海圣人,孩儿慕其名声本来打算前去拜访,不过在读了这两本书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谭延闿说道。
其实以谭延闿现在的阅历,即便他不知道历史上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要倒霉,也绝对不会搭上这班船的,这么锋芒毕露辛辣无比地文字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祸端,所谓文如其人,在这个时代光是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反而是隐忍等待机会。尤其是康有为等人在上书和各种著作中讲求变法强国,那不过是没有看清形势的书生呓语罢了,天下官员十个九个半贪,就这样地政治环境你还指望改良,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谭钟麟笑着说道:“为父任两广总督的时候还没有熟悉两广政务便已经被调离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了,哪里有什么时间来访问当地大儒?你手头还有这两本书么?为父拿来看看……”
儿手中是不存这样的书的,父亲若是有兴趣的话倒也下康有为等人声望日重,他们的书也被翻印了很多,寻常书社必然有这两本书在卖,而且销售的还非常不错,改日孩儿就买来给父亲看看……不过孩儿建议父亲对加入强学会这样的事情还是要慎行,历朝历代一来结社办报都是很敏感的事情,孩儿听说李鸿章也曾赠银给强学会,不但被退回还冷嘲热讽了一通。弄得李鸿章颇为下不来台……孩儿以为就算合肥在甲午中有错,但也不能如此对待一个老臣,要知道合肥光是坐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地位子就已经有二十五年之久!就算不接受李鸿章也要给他一个台阶下,这等行事作风太过书生意气,由此可以看出康有为等人还是太嫩了,他们的做法只会受到清流们的赞赏。但对于做大事来说毫无益处!”谭延闿说道。
谭钟麟听后点点头说道:“闿儿,你做事越来越稳重了……好!好!”
从老头子的书房出来后,谭延闿非常奇怪的是老头子怎么突然对康有为真么感兴趣了,要说康有为在京师结社办报这些事情还是老头子先告诉他的,按照老头子地政治嗅觉也应该看出来这中间的猫腻,怎么会突然有心思想要加入强学会?要知道老头子骨子里面在政治上一直都是很保守的,结社办报意味着什么老头子不可能不清楚。
“老头子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放心啊!”谭延闿想到这里在路上呆立住了,后背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谭延闿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