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上第一混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史上第一混乱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唐时代周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帝们在萧公馆商量并制定了育才币森林体系,回去以后立刻着手办,仅仅两天之后,大明的第一批数量为2000人的出游队伍就踏入了兵道,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参加过当初联军的军人,虽然有过经验,但这次毕竟是私人性质了,明政府每人给他们发了一小笔钱就把他们打发上路,这些人不知道该去哪里,更不知道是什么状况,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进入兵道,这才发现那里已经是满坑满谷的人,见他们来了,纷纷围上来问:“兄弟去哪啊,搭我车吧。”

    以下是他们之间最常见的对话形式和内容。

    明朝人:“大哥的车去

    汉朝人:“你想去哪我就送你去哪。”

    明朝人:“我也没想好我该去哪。”

    汉朝人:“那我给你介绍一下沿路的站点,你要是钱多就去蒙古草原旅游去,要是没钱建议你先去秦朝,包你一出站就有工作,活是累点,工资高。”

    明朝人:“汉朝怎么样?”

    汉朝人:“汉朝现在先别去,闹饥荒呢,签证也不好办。”

    明朝人:“大哥是汉朝的?”

    汉朝人:“是呀(说着一指身后的车夫们),干我们这一行的基本全是汉朝的。”

    “那去秦朝多少钱呀?”

    “你给200育才币吧。=

    “太贵了吧?”

    “兄弟,你这可是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啊。除了给国家上税以外,马车的折旧和马饲料一抛我基本没赚头地。”

    “给你150。”

    “别说了,180你走就走,不走您换辆车。”

    “走吧。”人,事实上那车跟出租车差不多,车厢里头能坐六个。车夫旁边还能坐一个……所以车夫们通常也会这么喊:“走了走了啊,秦朝,再来两个人就开车。”

    自然,你要是想在唐宋等中途站下车车费也会相对便宜一些,可是因为那些地方暂时还没有客源,所以价钱很不好讲,最多给你再省个10钱20钱的。

    汉朝人干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占先天优势,因为他们没有参加过联军,对兵道还很陌生。不过在刘邦的培训下基本都能很快上岗,渐渐的,其中一些脑子灵光的还自发性地办起了小规模的旅行社,尤其是那几个朝代的人也开始出游以后,他们还配合当地人开展了包食宿地唐朝一日游宋朝三日游等项目,慢慢都形成了自己主攻的特长项目,有的只跑长途,有的只负责短线运送,针对想要务工和旅游都不耽误的这种心理,有人还开了慢车线。就是到一个地方之后停留半天,你可以转转当地最富盛名的景观,买点土特产什么的再继续上路。=

    在初期,秦朝就招募来了数以万计的外地务工人员,各朝派出的人基本都是参加过联军地士兵,毕竟手上没什么钱,过不起潇洒的游历日子,出门先找份工作是当务之急。短短几天时间来帮秦始皇修长城的人就达到了10万,工程进展一日千里,秦始皇没乐几天就又开始发愁了,这叫个花钱如流水一般呐。秦国那边还打着仗呢,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为民工们发放工资了,刘邦倒是支助了他几十万育才币,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无奈,秦始皇也只得把主意打到了赚外汇上,胖子开始还是有点轻商的思想。刘邦让他一起干运输的时候没答应。现在人家已经形成规模了,再去插一脚就显得不仗义了。可是胖子也不笨,衣食住行,行才是最后一个,他就着重搞前三个,最先是配合刘邦的人在兵道里卖吃的和衣服,刘邦的车到了一站,围上买鸡蛋和锅盔的几乎全是秦朝人,再后来就索性开成了公路旅馆和公路酒店,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地现象:你在别的朝代很少能见到秦朝和汉朝人,都猫在兵道里赚钱呢。

    花木兰说的没错,都是当皇帝的,你跟人家抖这机灵是不行的,最先发现这个问题是对经济非常敏感的唐朝人,房玄龄的一篇以《惊,国有资产损失严重》为题的文章引起了李世民地注意,其他唐朝学者也纷纷开始关注国际金融,相继发表了《我国外汇储备已不足秦汉的五分之一》《谁在为万里长城买单》《汉时饥荒唐人关》等主题经济学著作,引发了其他几国的连锁反应,一时来唐朝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富于娱乐精神地唐朝人索性办起了杂志,最著名的是《大唐时代周刊》,上面除了经济学专版,还开了娱乐版八卦版时事要闻版等版面,发行量巨大,尤其是跑长途无聊的汉朝司机,几乎人手一本,这就扭转了大唐对外的贸易差额。

    宋朝人当然也不甘落后,持币充盈的宋朝人开始在高档宾馆上动脑筋,每一国的兵道附近都被他们建起了星级酒店,并且由此开始进军房地产,他们在每一处都大肆团购土地和开发权,兴建了无数的商品房以供外地人暂时或长期居住,使得各地房产骤然增值,《大唐时代周刊》以戏谑地口吻称其为“宋朝炒房团”。

    这样,各国就在不同地方面各擅胜场,国际金融一时繁华,刘邦说过,制造出来的是物质,创造出来地才是财富。因为动手早,他在运输业的地位不可动摇,基本形成了垄断,开始,汉朝的司机们做买卖是靠“拉”,可是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